人民為何揭竿而起?元末民歌揭根源(圖)


元朝末年,統治黑暗,經濟崩潰,天災人禍不斷,積怨已久的人民最終揭竿而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散曲是中國元朝時期所流行的並配上歌詞的樂曲,散曲體制上又分小令、帶過曲和套數三種。小令形式短小,語言精鍊。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首流行於元末時期的小令,名叫《醉太平》。

醉太平》是正宮調的一個曲牌。根據元末明初史學家陶宗儀在《輟耕錄》中記載:「《醉太平》小令一闋,不知誰所造。自京師以至江南,人人能道之。」

也就是說,這首小令並非名人所作,甚至連作者是誰也無從得知,卻傳遍了大江南北,人人唱誦。一首歌曲能在元朝末年引起人們的共鳴,必有其特殊之處。這首小令是這麼寫的:

【正宮】《 醉太平 · 堂堂大元 》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

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

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

這首元朝小令言語簡練淺白,寫出了元末農民起義的根源以及元朝末年時的種種腐敗墮落的社會現象。

開河,指元順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治理黃河一事。當時徵用了大批民工,疏理黃河,但治河的官吏中飽私囊,剋扣工程費用,虐待民工,引發民怨。

變鈔,是指「至正交鈔法」,即元順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頒行的紙幣法。由於濫印濫發,造成通貨膨脹。「行之未久,物價騰貴十倍」。

「開河」與「變鈔」就是官逼民反的根本原因,引起了成千上萬起義的紅巾軍。紅巾軍,元末農民起義軍,因用紅巾裹頭故名。

「官法濫」這三句進一步闡述了元朝刑法的混亂,官官勾結,顛倒黑白,社會已無正義可言。據《草木子》記載:「元朝末年,官貪吏污……自秦王伯顏專政,臺憲官皆偕價同而得,於是有司錄風。上下賄賂,公行如市。」

「人吃人」三句是對百姓生活現狀的描述,由於連年的天災人禍,致使百姓民不聊生,人吃人的慘狀屢屢出現。《草木子》:「元京飢窮,人相食。」

「鈔買鈔」指錢鈔貶值,用舊鈔倒買新鈔。

「賊做官」三句道出盜匪與官員勾結,官賊一體。

所以,這首《醉太平》說「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再加上當時連年水旱災害,以至於元朝末年時發生「人吃人,鈔買鈔」、「賊做官,官做賊」的極其混亂的社會局面。

末代皇帝元順帝荒淫無道,其在位期間(1333年~1368年)是元朝歷史上瘟疫最多的時期,史書載有12次之多,平均每三年就有一場瘟疫發生。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以後,瘟疫一場連著一場爆發,幾乎每年都有一場瘟疫。

天災人禍不斷,但元順帝卻對此無動於衷,繼續行其荒淫之事。政治的腐敗,軍費的無限擴張,皇帝、貴族和官僚只知享樂,欺壓百姓,各種矛盾已經發展到了激化的地步。當人民的積怨達到飽和狀態時,終於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

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年),浙江溫州、台州一帶的老百姓樹起大旗,並唱著:「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時!」

最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中國的統治宣告結束,入主中原僅九十年。

本文留言

作者元歌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