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對皮膚病確有療效。(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醫治病,認為天地宇宙是一體的,大到從「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的現象在人體內可以表現出來,小到「有諸內者,必形諸外」,體內的問題可以表現到體外來。中醫治病「司外揣內,司內揣外」(語出《黃帝內經》),外面的問題要考慮到內臟器官的變化,內臟器官的變化常可在體表顯現出來。
皮膚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皮膚哪兒癢了,搔抓不停,抓得紅紅一片,還是不能止癢。在西醫來講,就是皮膚過敏,吃一點抗組織胺,再嚴重的吃類固醇,目的就是止癢;中醫認為搔癢常是風溼熱的表現,所以用苦參、石膏、知母、牛蒡等,除掉外在淫邪,搔癢就能消除,若身體太虛的,還要補血,因為搔抓在中醫就是「風」的問題,「治風需治血,血行風自滅」,所以用當歸、首烏、蒺藜等祛風、補血。
再來是皮下出血的問題,皮膚一點一點鮮紅色,有的呈現紅斑,久了血色素氧化成暗褐色。西醫常會懷疑是自體免疫性疾病,如:血管炎,紅斑狼瘡等,服用藥物最主要的就是類固醇;中醫認為皮下出血是血熱問題:中醫診斷的層次,在熱病學來講有「衛氣營血」之分,熱入營血的層次,容易皮下出血,藥用側柏葉、丹皮、赤芍等涼血,自然出血就會緩解,這就是「司外揣內」的思想。
還有是皮膚起泡的問題,最常見就是天疱瘡,這常發生在老年人,皮膚像煮熟的紅豆湯一樣,一直冒泡,冒多了皮膚一整片脫皮,異常的疼痛,不小心還會細菌感染,罹患敗血症而死去。西醫的治療就是用類固醇,壓抑免疫力,讓皮膚不要再冒泡;中醫認為冒泡是體內濕熱,要清熱利濕,藥用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金銀花等,冒泡自然就會緩解。
最常見的毛囊炎,不論是青春痘,還是針眼,抑或肛門膿瘍,西醫常用四環黴素等消炎殺菌;中醫常用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花粉等,清熱排膿。有諸內而形諸外,調整臟腑的陰陽寒熱,皮膚病常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