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歐陽修。(圖片來源:公用領域 wikipedia)
清代的大學問家俞樾,號曲園,他寫了這樣一件事:宋朝朱㳎《曲洧舊聞》記載:歐陽修做宰相時,就聽說了邵堯夫(邵雍,字堯夫,諡康節)的大名。他的兒子歐陽斐,字叔弼,作官上任時,途中將經過洛陽,歐陽修說:「你到了洛陽,可以去拜見邵先生。」歐陽叔弼到了邵堯夫家的門口,還沒敲門,邵堯夫匆忙中倒拖著鞋,就出來迎接,邀請他到屋裡坐。歐陽叔弼感到:邵堯夫確實有預知功能,兩人便在一起,敘談了整整一天。
邵堯夫還主動述說自己一生中所見到的人,所學到的知識,所做過的事情。歐陽叔弼當時,不知道邵堯夫為什麼會這樣詳細的敘說這些內容,很覺得奇怪。邵堯夫講完那些內容以後,他又問歐陽叔弼:「我講的這些內容,您能記住嗎?」
歐陽叔弼當時雖然恭敬地聽著,卻不明白他敘說的目的。再加上他還問自己「能否記住這些內容」,就覺得更加奇怪了。
一直到了宋神宗元豐年間,邵堯夫去世,朝廷崇尚邵堯夫的品行,認為應該給他一個諡號,而歐陽叔弼是太常博士,博士官的職責,決定了由他負責給邵堯夫寫一篇諡議的文章,呈奏皇上。這時,歐陽叔弼才恍然醒悟了:從前邵堯夫向自己述說生平事跡的原因,是在幫助自己今天寫這篇文章!
世人有把晉代的郭景純,比作青衣神。雖然邵堯夫與郭景純,他們兩人的事跡不同,但在預知未來這一點上,實在相類似。又,據說司馬光與邵堯夫,二人一起,曾在洛水的北岸散步,看見有人在蓋房子,邵堯夫就指著北岸的新房說:「這三間,在某年某月就得倒塌;那三間,在某年某月,將被大水淹壞。」司馬光回到家,順便把這件事,記在他所寫的文稿後面,但時間一長,就忘掉了。有一次,司馬光從洛水北岸經過,忽然想起了以前邵堯夫所說過的話,就去看那些房屋,原來已經變成一片瓦礫場了。他向當地的人詢問時,人們的回答,果然都像邵堯夫早年所預測的那樣。
筆者由此想到:人一生下來,他將來會做些什麼、會去哪些地方、會發多少財、會與誰結婚、會得什麼病、會死在何處,一切都是神安排好了的。同樣的道理,一間房子,它什麼時間蓋成、什麼人進去住、房子的興衰破壞,也都是安排好了的。所以聖哲總是教諭人們:「只需耕耘多努力,莫問收穫貪利益」;「事不諧,反求諸己;樂天年,順其自然。」
「命裡有時終會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以奉獻為樂,以貪婪為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些都是至理名言,應當銘刻在心。
(事據清代俞樾《茶香室叢鈔》)
責任編輯: 張雲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