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自然界的因果定律——報應(圖)


事事皆由果報,報應從來不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業」的概念,普遍存於印度各宗教中,而佛教的「業」觀,可視之為因果論,深深影響了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思想:無論行善或作惡,歷經長短不一的時間後,都會得到相對的回應,稱為「報應」。說起自然界的因果定律,大多數人都認同:例如傾倒垃圾會污染水源,濫伐樹木會造成水土流失,但對於一些肉眼不能檢證的因果規律,有些人就不肯相信或半信半疑了。

隨著中共長期灌輸「無神論」邪說,現在許多中國人不相信神佛的存在,鄙視「三尺頭上有神靈」為迷信,甚至口出狂言,無懼報應云云。兼聽則明,如今實證科學的許多客觀證據,或可提供世人深入思考此一嚴肅課題。

英國加德夫大學與美國德州大學合作的一項研究顯示,「惡有惡報」真有科學根據。統計發現,年輕罪犯雖然常比同年齡的守法少年身強體壯,但當他們步入中年後,健康狀況就急速下降,住院和殘障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許多倍。

神經化學領域的科學家更在研究中發現:當心懷善念或正向思考時,免疫細胞變的活躍,人較不容易生病,所以善良正直的人往往更健康長壽。美國耶魯大學與加州大學合作研究發現,樂於助人的人,其健康狀況和預期壽命明顯優於心懷惡意的人,其結論是行善能延長壽命。這些生理醫學領域中的發現,也從側面證實了「善惡有報」之說,不是封建思想或迷信愚見,反而印證了孔子所說的「仁者壽」與老子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等睿智箴言。

21世紀初轟動全世界的「水結晶」研究顯示,當水接觸到慈悲、幸福等良善信息時,或在美妙的音樂場中,水結晶會呈現出絢麗、美妙的形態構造;而當水接觸到負面資訊時,水結晶的構造會變異、扭曲。鑒於人體70%的物質都是水,當人處於不同思想狀態時,身體機能也隨之發生類似的變化。

20世紀末興起的「瀕死體驗」與「催眠回溯前世」等研究已經證實:生命輪迴、另外空間、因緣果報乃至天堂地獄原來都是真實存在。中國古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正體現了老祖宗的處世智慧。

古籍《太上感應篇》有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邪惡可能逞凶一時,但終究不能長久。世上無論是什麽人,「多行不義必自斃」,作惡總會有必須償還的那一天。

本文留言

作者銘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