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十年一個「坎」決定你的人生格局(組圖)

 2020-01-23 03:3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人生「七個坎」你該抓住什麼?
人生「七個坎」你該抓住什麼?(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這一生,看似很長很長,其實很短很短。不同的階段,不同的領悟,每一個十年,都要跨過一個坎。什麼是你該放棄的?什麼是你該抓住的?

1、十歲時

應該不再計較家裡給的零花錢多少,不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穿名牌服裝。

有一句話說得好:我們不能決定自己從何處來,但能決定自己去往何方。10歲的你我,不再是稚齡,到了懂事的年紀。

願你懂得父母的艱難,放棄攀比,學會拼搏!

少不更事,和人家比吃穿,還情有可原,年紀到了整數就該懂事了。

2、二十歲時

不計較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再計較父母的職業。

十幾歲時,會和別的孩子比較家庭出身,比爹娘官大官小,恨不得都投生帝王之家、將相之門,也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到了「弱冠」之年,還弱不禁風,尚無自立之志,出身貧寒的還為家庭自卑,老覺得抬不起頭來;出身富豪的還處處依靠父母,在家庭蔭護下養尊處優,那就會一輩子都沒出息。

20歲的你要放棄對父母的依賴,開始規劃未來,即便跌跌撞撞,也要學會翱翔!

3、三十歲時

已成家立業,為父為母,有了幾年家庭生活的經驗,終究要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

大丈夫該不再計較妻子的容貌,深知賢惠比美貌更重要,會過日子的媳婦比會打扮的媳婦更讓人待見。

妻子該不再計較老公的身高,明白能力比身高更有作用,沒有謀生能力的老公,縱然長成丈二金剛,還不如賣炊餅的武大郎。

不管你經歷過什麼,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夢想。面對感情,你終將懂得,柴米油鹽的相守比甜言蜜語的追求更讓人暖心,粗茶淡飯的陪伴比怦然心動的感覺更讓人踏實!

40歲的你,看慣了人生的繁華,經歷了生活的磨鍊,應該不再計較別人的議論,誰愛說啥就說啥,自己想咋過就咋過。
40歲的你,看慣了人生的繁華,經歷了生活的磨鍊,應該不再計較別人的議論,誰愛說啥就說啥,自己想咋過就咋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4、四十歲時

40歲的你,看慣了人生的繁華,經歷了生活的磨鍊,應該不再計較別人的議論,誰愛說啥就說啥,自己想咋過就咋過。

如今的明星,一星期聽不到他的緋聞軼事,沒人對他議論紛紛,他就急得火燒火燎的。咱們雖然沒有明星那樣,但不會再輕易被別人議論左右,這點本事應該有的,否則也對不起「不惑」這兩個字啊。

四十不惑,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要被外界所左右。別人的嘴管不住,自己的路用心走。

5、五十歲時

不再計較無處不在的不平之事,不再計較別人的成功對自己的壓力,不再眼紅他人的財富。

半百之年,曾經滄海,閱人無數,見慣秋月春風,不再大驚小怪;歷盡是非成敗,不再憤憤不平。看新貴飛揚跋扈,可不動聲色;看大款揮金如土,也氣定神閒,耐住性子。

五十歲時知天命,這個年紀,就應該有看透世事的豁達,看清人心的糊塗。

六十耳順,這年紀連別人的耳語都不計較的,還有什麼捨不得的。財富也沒什麼好計較了,對於功名也不再計較了。
六十耳順,這年紀連別人的耳語都不計較的,還有什麼捨不得的。財富也沒什麼好計較了,對於功名也不再計較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6、六十歲時

如果從政,該不再計較官大官小,退了休,官大官小一個樣,都是退休幹部。

如果經商,該不再計較利大利小,錢是掙不完的,再能花也是有限的,心態平和對自己身體有好處。

如果舞文弄墨,當不再計較文名大小,文壇座次。

六十耳順,這年紀連別人的耳語都不計較的,還有什麼捨不得的。財富也沒什麼好計較了,對於功名也不再計較了。

7、七十歲時

人到古稀,該不再計較的東西更多,看淡的事情更廣。

年輕時爭得你死我活的東西,現在只會淡然一笑。

中年時費盡心機格外計較的東西,如今看來已無關緊要。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七十歲時從心所欲不越矩,這個歲數的老人,要學會取悅自己。有三樣特別要積極:健康的身體、和諧的家庭、良好的名聲。

人生在世,如果計較的東西太多,名利地位,金錢美色,樣樣都不肯放手,那就會如牛重負,活得很累;反之,什麼都不計較,什麼都馬馬虎虎,什麼都可以湊合,那也未免太對不起自己,活得沒啥意思。

聰明的人,有生活智慧的人,會有所不為,只計較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並且知道什麼年齡該計較什麼,不該計較什麼,有取有捨,收放自如。十年一個坎,願大家都步履從容,越走越好。

責任編輯: 一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