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從食物到科技產品都有傷腦因子。(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過去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大腦細胞的健康主要是靠遺傳決定,然而近幾年完整人類基因圖譜完成後,許多科學家卻發現,某些基因缺陷雖然會導致人體代謝異常,進而延伸出相關疾病,但大多數的大腦神經疾病,卻是受外在環境因素誘發,才使大腦神經細胞產生基因變異。
近期更有研究顯示,基因本身會因為環境、心情的變化而受到改變。由此可見,大部份的疾病,都是受到環境因素影響所引起。
由於環境因素所指的涵蓋範圍非常廣泛,不論是陽光、空氣、水,還是家具、裝潢、飲食,甚至於人際互動的情況和感受,都會對我們有所影響,但許多人往往會因為習慣或忙碌而沒注意。因此在檢視生活中可能會傷害大腦的環境因子時,請至少注意下列項目:
1、情緒、心理因素
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會影響腦部能否分泌足夠的血清素、多巴胺等激素,而這些激素又調控著人體的生理機能。
例如當你長期處於高度壓力或情緒失衡的狀態下,很有可能會分泌過多的壓力荷爾蒙,而造成身心的疲累和病症。
2、食物引起的自體免疫反應
食物會誘發身體的自體免疫反應,這些抗體如果透過血液循環到達腦部,將會造成大腦的神經細胞受到攻擊而退化、死亡。
不僅如此,這些細胞在死亡後還會釋放發炎物質,所產生的蛋白質將可能堆積在腦部各個區域,影響其周邊的神經細胞,進而影響大腦功能與身體狀況。
舉例來說,當這些蛋白質堆積在記憶區,就會影響記憶力,使人變得健忘甚至失憶,而若是堆積在大腦前額葉負責邏輯推理判斷的區塊,則會導致行為不當、失常等現象。
由於這些症狀將會隨著受損的區域擴大而日益嚴重,絕對不能等閒視之,但特定血液過敏原的檢測又十分費時費力,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學會肌肉測試,隨時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3、電磁波
電磁波對細胞的影響。(圖片來源:新自然主義出版社提供)
手機、微波爐、無線基地台、各類家電與3C產品帶給我們生活很多便利,早已經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根據研究顯示,人造電磁波會讓人體的細胞打開鈣離子通道,當大量鈣離子進入細胞後,就會造成細胞膜電位下降、產生大量自由基,導致細胞退化。
以手機的使用為例,當手機靠近頭部時,就會引起大腦神經細胞的退化,長期下來,就會造成大腦病變。
4、藍光
手機、平板電腦螢幕、LED燈夜間照明所放射出的藍光,會傷害人體視網膜中的黑色素,干擾擾生理時鐘的正常運作,影響我們大腦的深層修護及人體調控機制。如果大腦的指揮不再精準時,身體各器官的步調也就不再統一,進而造成身體內分泌新陳代謝、免疫機能及生理機制等機能的失衡。
目前已經有很多的研究顯示,3C產品對兒童和青少年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一份二○一六年的研究報告指出,手機對青少年會產生類似藥物成癮的症狀,以及一些情緒上的障礙例如攻擊性、神經質、焦慮、失眠、沮喪、行為偏差等等現象。過度依賴科技的潛藏風險,以及我們可能要付出的代價,確實是不可忽略的。
5、環境污染源
諸如空氣污染、水污染以及其它不勝枚舉的環境毒素;其中以近年備受全球關注的PM2.5空氣污染物,不僅會造成肺部的傷害,還會吸收陽光中的UVB,導致人體UVB的吸收不足,長期將導致分泌維生素D的能力下降,進而影響骨質並造成免疫系統失調,甚至可能引發癌症。
此外,水在我們的細胞和健康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養份與氧氣的運輸、人體新陳代謝都需要仰賴水,大腦中更有七十三%左右是水份,所以接觸或食用到受污染的水,對健康的傷害自然可想而知。
6、食物污染
海洋污染須慎食魚蝦。(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農業走向工業化生產後,農藥、殺蟲劑、除草劑廣泛被使用;而為了追求口感和美味,食物添加了各類調味料、食品添加劑與食品改良劑,使得我們的飲食可能充滿各種非自然的化學物質,並可能有著重金屬、塑化劑,甚至可能攝取到一些環境荷爾蒙而不自知。這些都會增加肝腎負擔,在我們體內會產生毒性反應;像是會傷腦的「鋁」,就藏身在大家熟悉的罐裝啤酒、罐裝果汁等罐頭製品,以及鋁箔紙、鋁鍋等日用品中,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把鋁食入、吸入或是皮膚接觸後進入血管中;當肝臟、腎臟無法有效進行排毒代謝時,這些毒物便會順著血液循環屯積在各個器官,當然也會進入大腦,破壞大腦神經細胞。
本文由新自然主義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疾病,從大腦失衡開始》,作者:李政家。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