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拍攝的這張照片顯示了有爭議的南沙群島的礁石鳥瞰圖。(圖片來源:TED ALJIBE/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12月31日訊】中國今年派出非軍事船隻前往通常由其他國家控制的南中國海水域,在沒有發生衝突、也沒有造成外交損失的情況下展示了實力,因此在亞洲最大的海洋主權爭端中佔了上風。
分析人士指出,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2019年在資源豐富的南中國海進行的反制讓北京方面無法增加人工島礁或對已有島礁的控制。
中國根據其王朝時期的海事記錄,對南中國海北至香港,南到婆羅洲350萬平方公里的熱帶海域的90%提出了主權聲索,但文萊、馬來西亞、菲律賓、臺灣和越南也聲稱對這片海域擁有主權。這些國家都看中了這片海域的漁業資源和化石燃料的蘊藏。
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亞太進步之路基金會(Asia-Pacific Pathways to Progress Foundation)的研究員拉賓納(Aaron Rabena)說,「與往年相比,中國的軍事化程度有所下降」,「可我們依然看到發生對峙,所以依然存在挑戰」。
中國一度更加咄咄逼人。越南和中國1970年代和1980年代爆發了兩次軍事衝突。2012年,中國船只在呂宋島附近的一個淺灘與菲律賓進行了長期的對峙,中國最終控制了這個淺灘。兩年後,越南和中國船隻又圍繞中國一個海上鑽井平臺發生了衝撞。
中國過去十二年來在南中國海斯普拉特利群島和帕拉塞爾群島地區利用填海方式製造或擴充了三個島礁,引發了其他主權聲索國的警覺。這些人工島礁現在設有機庫和雷達設施。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名譽教授賽耶(Carl Thayer)說,中國十年前更加咄咄逼人。他說,「可能有過兩三次切斷電纜的事故。中國漁民這些年來對越南人強取豪奪,他們登船搶奪」,「現在似乎沒那麼嚴重了」。
無形的壓力
中國海監船、測量船和非正式的捕魚船隊現在依然出現在其他國家聲稱擁有主權的水域。中國今年利用這三種船隻宣示主權,但沒有佔領新的島礁,也沒有爆發戰鬥。
分析人士說,中國為了避免激怒其他主權聲索國,與這些國家開展了經濟合作,出資在菲律賓進行基礎建設就是例證。這些合作降低了其他國家進一步靠攏美國的可能性。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反對中國的海上擴張。
但中國今年依然派遣船隻進入馬來西亞、越南和菲律賓沿海370公里的專屬經濟區內活動,可能是為了顯示實力。
馬來西亞戰略國際研究所(Institute 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資深外交政策與安全事務研究員洛克曼(Shahriman Lockman)說,「他們更加駛近我們的平臺,這點比較特別」,「他們沒有干擾作業,只是接近了我們。主要是顯示實力」。
中國海監船在過去一年的大部分時間內都在馬來西亞聲稱擁有主權的水域活動,因此成為這片爭議水域最積極的海底天然氣開發國家。
今年一月,中國派出多達90艘船只在菲律賓控制的中業島周圍活動,監測一個泊位碼頭的建造。今年六月,一艘中國漁船在爭議水域附近的禮樂灘(Reed Bank)撞沉了一艘菲律賓船隻。
南中國海今年最激烈的爭端出現在越南與中國之間。
今年七月,中國一艘能源測量船在越南東南沿海大約352公里的萬安灘附近圍繞越南大陸架上的一個石油天然氣區塊開始巡邏。中國聲稱對這裡擁有主權。雙方隨後開始對峙,直到這艘測量船十月份完成探測任務後離開。
外交交涉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要求中國澄清對南中國海的意圖。馬來西亞政府今年七月向聯合國遞交文件,聲稱擁有更多的大陸架主權。中國提出了抗議。馬來西亞政府同時擱置了中國出資的一個鐵路建設項目,但在今年年底又恢復了這個項目。
菲律賓國會議員和軍事官員希望總統杜特爾特增加對中國的抵禦。但杜特爾特政府同意與北京聯合進行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雙方今年並為此開始政府之間的委員會會晤。兩國都保證會對撞船事件進行調查。
薩耶說,越南就萬安灘的對峙事件與很多西方國家進行了接觸。
洛克曼說,大部分東南亞國家依然希望美國派遣海軍艦船進入南中國海,對中國進行監督。美國政府稱此類行動是「航行自由活動」,並在2019年在當地進行了幾次這樣的活動。
中國與東盟十個成員國經常討論海事爭端,但今年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雙方計畫就簽署避免海上誤判的行為準則舉行最後的談判。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RSIS)副教授張嘉松(Alan Chong)說,「我不認為出現了和解,局勢一直不穩定,還沒有最後的結論」。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