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國債,購買外匯儲備,這是什麼操作?是不是雙重印鈔?(圖片來源:alswart/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2月24日訊】日前,在由中國國債協會聯合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舉辦的地方債研討會上,原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拋出了一個觀點:「例如,發行特別國債購買當前一半的外匯儲備,大約向市場釋放10萬億元左右的國債,足夠規模的流動性國債可為央行提供貨幣政策操作工具……」
發行國債,購買外匯儲備,這是什麼操作?發國債買外匯,是不是雙重印鈔?
我們先來看一下,樓繼偉是在什麼情況下說這番話的,免得有人說誤讀。在這次「地方債市場建設與發展研討會」上,樓繼偉發言,回顧了一下中國國債和地方債發行的歷史,然後從預算角度和政府債券發行流轉角度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就政府債券發行來看,樓繼偉認為,目前中國國債的短端和長端產品發行規模不足,地方債發行則是公開性不足,還存在著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因為大多數債券被銀行等金融機構持有到期並用於抵押融資,真正被買方機構階段性持有並作為高流動性低風險配置的比例太少,所以,其解決辦法,就是大規模發行特別國債……
樓繼偉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說可以用外匯儲備做抵押,發行10萬億人民幣的國債,然後,這10萬億元的國債,就可以給央行提供貨幣政策操作工具了。
問題來了——央行印鈔缺操作工具麼?
有人說了,不缺紙不缺電也不缺油墨機器又不怕壞,更不缺電子數字,有啥缺的?
當代貨幣體系被稱作「信用貨幣」,紙幣完全靠「政府信用」支撐,要想貨幣有信用,凡是正常國家(如委內瑞拉、辛巴威以及朝鮮之流的就算了),印鈔必須要有貨真價實的抵押品,有一份抵押品才能印一份錢,哪有隨隨便便印鈔的?
歐美日英這些西方經濟體,其政府信用一向很好,一般就是用政府國債作抵押發行貨幣。但發展中國家,政府信用不行,那就用外匯做抵押來印鈔,有一份外匯,就印出一份鈔票。只有那些爛得不能再爛的國家,沒有外匯儲備,沒有辦法,才會憑空印鈔,所以,那些貨幣就很不值錢,而且動不動會來個大貶值什麼的。
至於中國嘛,當然是發展中國家,所以,也用外匯儲備做抵押來印鈔。
大家都知道,從1994年初一直到2014年,人民幣的幣值20年堅挺,其核心原因呢,就在於從那時起一直到2014年,我們都嚴格採用外匯儲備作為抵押品來進行印鈔。
從2013年末人民幣的抵押品構成情況來看,當時的外匯儲備佔比高達83%呢!
不過,眾所周知,自2014年外匯儲備總量達到頂點之後,中國的外匯儲備就開始了持續的下降。所以,用外匯抵押來印鈔的人民幣規模(通常稱為「外匯佔款」)也一直在下降,從2014年末的27.07萬億元一路下降到目前的21.23萬億元。
按道理,外匯儲備減少了,人民幣印鈔豈不是也大量減少了?
央行不能印刷更多的貨幣,真的好著急,該怎麼辦呢?既然是規則束縛了央行印鈔,那麼,改規則就是了嘛!
原來是必須要用外匯儲備才能印鈔,但從2014年開始,其他的抵押品也可以印鈔嘛。所以,2014年開始,你動不動就能聽到央行口吐蓮花——錯了,口吐英文單詞,什麼SLF、MLF、SLO、PSL等等,說到底,這些都是新的印鈔抵押品。
增加了新的印鈔抵押品,自然就可以繼續為人民群眾印刷人民幣嘍。這樣一來,外匯儲備佔比從83%下降到58%,而那個「對存款銀行的債權」,卻從4%上升到了30%。
「對存款銀行債權」,到底都是些什麼東東呢?
主要有兩類:
其一,是央行對商業銀行(如工農中建交五大商業銀行及其他股份制銀行)、政策性銀行(國開行、農發行和進出口行)的再貸款;
其二,是央行所有公開市場操作(包括正回購、逆回購、MLF、SLF、SLO、PSL等)所形成的債權,進一步深入到這些債權裡看,基本上都是地方政府債、政策金融債、商業銀行債、同業存單以及少量的信用債。
但問題是,正如樓繼偉所說,市場上的這類債券,大多都被銀行等金融機構持有到期,用於抵押融資,很少有人拿這個出售給央行,這就導致在市場上流動的抵押品不足,央行要開展貨幣政策操作的時候,也就變成了所謂的「缺少工具」。
可是,這個所謂的「缺少工具」,並不是因為市場上的債券規模太小所致,更與國債發行無關,而是中國金融市場特殊的結構性問題。
根據12月17日央行發布的「2019年11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報告:截止到2019年11月份,中國的債券市場託管餘額已經高達97.6萬億元,其中國債15.7萬億元,地方政府債21.1萬億元,金融債券23.2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21.4萬億元,資產支持證券3.6萬億元,同業存單託管餘額為10.5萬億元。
難道,這97.6萬億元的債券,還不夠央行買的麼?
之所以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以及金融債券等利率債品種,大都被銀行等金融機構持有到期而不是用作在市場上交易和流動,是因為這些國有大型金融機構,都是嚴重的風險厭惡型的市場主體,受行政指令的約束遠遠大於市場規則的約束。
這些銀行或大型國有金融機構,之所以能夠發行或得到這些債券,並不是因為它們有多強大或多能幹的市場打拼能力,而是因為有央行的背書。在這個信用背書之下,這些債券本身,就是中國各種宏觀債務的輾轉騰挪。毫無疑問,政府唯一的想法,就是將來用通貨膨脹化解掉所有這些債務。所以銀行持有這些債券,相當於獲得了央行和政府送給它們的無風險套利機會(信用貨幣的本質,是政府和金融機構合謀分配社會財富的工具)。如果去市場上交易,把這些債券隨隨便便買來或者賣掉,在中國目前極其嚴格的金融監管體系之下,這些機構根本無法承擔市場波動的風險。
這才是所謂的央行印鈔缺少「貨幣政策操作工具」的核心原因。
要知道,現在的97.6萬億元的債券中,如果把政府和各大金融機構承擔責任的債券都算上,至少都已經有60萬億元了,都從來沒改變這些大型金融機構的行為,難道,再發行個10萬億元的特別國債來購買外匯儲備,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更要命的是,按照樓繼偉的說法,如果額外發行10萬億元的國債購買外匯儲備,相當於市場上憑空多出來十萬億元的類基礎貨幣資產。而進一步地,如果,這10萬億真的充當了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工具」,這意味著中國的基礎貨幣會增加10萬億元……
截止到2019年11月份,中國央行的資產總規模只有36.3萬億元,憑空增加10萬億元的基礎貨幣,這是個什麼概念?
從法理上來講,用國債來購買外匯儲備更是說不過去了——要知道,每一分錢的外匯儲備,只要進入了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就意味著央行已經發行了對應量的人民幣,而且這還是基礎貨幣。如果再用國債來購買外匯儲備,然後再用國債來充當「貨幣政策操作工具」,這相當於雙重印鈔,重複印鈔。
原來的1美元印出來7元人民幣;現在倒好,1美元要印出來14元人民幣,這人民幣匯率還能不能撐得住?老百姓還會不會像現在一樣信任人民幣?
這恐怕都值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