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 寒冬必學8要點(組圖)


心血管疾病發作時救治時間分秒必爭,學會識別症狀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冬季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當氣溫降低時,容易引發血管收縮,年長及慢性病患者需特別注意氣溫變化及保暖,以預防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此外,心血管疾病發作初期症狀容易被忽略,如能學會識別疾病症狀,有助於及早就醫診治。

「FAST」辨別中風黃金口訣

中風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腦血管梗塞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一種是動脈破裂造成的出血性腦中風。中風不僅可能造成永久失能,嚴重者將造成患者死亡,部分民眾往往在身體不適的初期誤以為休息會能改善,造成延誤就醫,如能牢記辨別中風的黃金口訣「FAST」,及早發現中風徵兆,才能使患者在黃金3小時內接受最有效的治療。

中風發作症狀「FAST」口訣:

「FAST」為4個英文字的縮寫,用來評估中風的可能性,依序介紹如下:

1、FACE(臉):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若出現嘴角歪斜現象,可能是中風症狀。

2、ARM(手臂):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下垂,如單側手臂出現下垂現象即可能是中風症狀。

3、SPEECH(說話):請患者說一句話或回答問題,觀察是否清晰、完整,若出現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現象,便可能是中風發作。

4、TIME(時間):當出現以上其中一種症狀時,明確記下發作時間,並立刻送往可治療急性中風發作的醫院。

心臟病發作症狀

心臟病發作亦稱為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部分心肌因缺氧而壞死,其中男性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比女性高3倍。由於心絞痛症狀與心臟病發作症狀相似,但心絞痛常在休息或服藥後15~20分鐘內消失,因此須特別注意其症狀的辨別。

心臟病發作的徵兆

1、胸痛或胸口有積壓、緊束的感覺,疼痛可持續5分鐘至數小時,無法藉由休息改善。

2、轉移疼痛:下頜、耳朵、肩部、背部、肚子、手臂或手腕疼痛。疼痛可能是持續性的,也可能時有時無。

3、呼吸短促,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症狀。

4、咳嗽、噁心或嘔吐,感到全身不適。

5、臉色蒼白,身體出汗濕冷。

6、暈眩、虛脫及昏厥無力感。

心肌梗塞是一種有生命危險的疾病,如懷疑自己或他人心臟病發作,應立即送醫,切莫拖延。有冠狀動脈病史者,可先服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再送醫接受治療。


情緒起伏太大、緊張及興奮都會造成血管收縮,練習放鬆緩和情緒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

8要點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

立冬到立春前是天氣最寒冷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低溫及氣溫變化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平時若能做好預防保健及保暖措施,便可安心度過寒冬。

1、飲食:避免大吃大喝,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以預防便秘。

2、補充水分:多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

3、靜心放鬆:情緒起伏太大、緊張及興奮都會造成血管收縮,練習放鬆緩和情緒。


冬天年長及慢性病患者外出,需特別注意氣溫變化及保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4、注意保暖:平日穿著特別注意頭頸部及手腳末端,多層次保暖衣物可方便穿脫。外出時隨身攜帶一件保暖衣物,以備不時之需。

5、起床暖身:睡前可先備妥保暖衣物放在床邊,利於半夜或是早上起床添衣物後活動。剛起床時活動勿過於急促,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

6、適度運動:適當且長期的運動,有延緩血管硬化的功效,冬季運動最好避開早晚的高風險時段。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患者應避免單獨去爬山或離開人群獨自運動,特別注意不要做激烈運動。

7、不宜長時間泡湯:天氣冷時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勿超過15分鐘。泡溫泉會導致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促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發作,如有心臟血管疾病者不宜泡湯或泡澡。

8、控制三高:定期監測血糖、血壓及血脂肪,並遵照醫囑按時用藥。外出時如醫師有開立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

平時做好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措施,出現疑似心血管疾病發作的症狀時立即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間,便能減少遺憾發生。

資料來源:NHS、台灣衛生福利部

本文留言

作者洪凱婷 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