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姬昌(周文王)概述

姬昌(周文王):商朝末年,周族領袖,西周王朝奠基人。姬姓,名昌。因受商紂封為西伯(與九侯、鄂侯並列為商朝「三公」),所以人稱西伯昌、伯昌、周伯昌。謚號周文王。古公豪父之孫,季歷之子,周武王之父。那時商紂,極盡淫奢;專寵佞幸,唯妲已是從;拒諫孤行,迫害忠良;炮烙脯醢,逞一時淫威,使諸侯遠之,民多怨聲。

姬昌志在擴張,貌似臣服,實砥德修政,不好畋獵,「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故頗具賢名,「士以此多歸之」。如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齊,商紂之臣太顛、閎天、散宜生、鬻子、辛甲等,先後來投姬昌,多成良輔。商紂的盟國之君,崇侯虎,見狀,慮而譖之(講姬昌的壞話)。紂王陷姬昌於羑裡之獄(羑裡,城名,今河南湯陰北。羑或作牖,讀友。)一說因感嘆九侯、鄂侯,慘遭脯醢,被為崇侯虎告發,使姬昌遭紂王懲獄。後賴其臣閎天等人,以寳物、女色,重賂商紂,方得釋放。此後,姬昌為攬人心,獻洛西地於紂,請廢炮烙之刑,獲准,且獲紂所賜弓矢斧鉞,封西伯,得專征伐之權,聲望益漲。

遇有爭疑時,「諸侯皆來(請姬昌)決平」。虞國(今山西平陸北)與芮國(今陝西大荔東)之君,互相爭田,久而未決,前來請其裁定。二君入周境,見其治國有方,「耕者讓畔,行者讓路」,「民俗皆讓長者」,乃悟「吾所爭,周人所恥」!遂互讓所爭之田。由是,諸侯愈益心悅誠服,稱姬昌是「受(天)命之君」。史稱該年為其「受命之年」,與「周文王元年」。姬昌志在翦商,首伐西戎(今陝西鳳翔以西)、混夷(今陝西岐山、邠縣一帶)、密須(今甘肅靈臺西)、阮(今甘肅涇川縣東南)、共(今甘肅涇川縣北)及西南之蜀,等方國部族,以解後顧之憂。繼而東渡黃河,攻克耆(今山西長治西南,或說今山西黎城),佔領商王田獵地邗(讀於,即鄂(今河南沁陽西北),深入商朝王畿。隨即掉師返擊商紂西部重要盟國崇(今陝西戶縣東。一說河南嵩縣北),且遷周都自歧下(今陝西岐山縣).至豐(今陝西長安灃水以西),掃清進擊商都之障礙,獲得關東千里沃土,聲勢大壯。又制訂「有亡荒閱」之法,即不准私藏逃亡的奴隸,並把他們不當人用。深得社會的擁護。滅崇建豐後,「率殷之叛國者,和以奉紂,安四十餘國」,「三分天下有其二」,為日後周武王克殷(殷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位五十年。據傳,周文王在羑裡獄中,曾推演伏羲氏八卦之《易》,為六十四卦之《周易》。又傳「文王訪賢」而得「凡谷釣叟」姜太公。從此國勢鼎盛。

(據古代正史列傳等資料輯成)

本文留言

作者嚴自律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