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民:我為什麼支持貿易戰(下)(視頻)
美國農民在美中貿易戰中承受損失。(圖片來源:Pongsak/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0月27日訊】美中貿易戰開始後,美國農民承受直接損失。2019年夏天對美國中西部農民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三成農民收入減少20%以上,四分之三的農民認為他們是關稅的最大受害者,但仍有近六成的農民支持川普(特朗普)政府繼續對中國加征關稅。為什麼受到關稅衝擊的農民還支持貿易戰?
在不斷循環的農業週期裡,上升期添置設備,低谷期盡量減少支出,是農民遵循的規律。但去年年底,為彌補種植農作物的損失,巴多爾家決定做起養豬生意。在貿易戰的壓力下逆流而上,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建豬舍要花150萬美元,我們沒有那麼多錢。我甚至有些驚訝,銀行願意借錢給我們,還鼓勵我們多種經營。」 蒂姆告訴記者,「人力也是也是一個問題,尤其是春季和秋季。」
今年六月豬舍建成, 蒂姆說,如果一切順利,15年以後可以把建豬舍的貸款還清,那時可以實現盈利。
川普政府對多國鋼鋁製品加征的關稅讓豬舍成本增加了10萬美元。「相當於10個月的收入,只是還這10萬美元,這還不算建豬舍的其他花銷和利息。」蒂姆說,「這是很大一筆錢。」
蒂姆告訴記者: 「你要借太多的錢,多到讓你麻木了。有時候我看那些彩票,獎金100萬美元,我想,能中獎那就太好了。然後我意識到,那連還我們的貸款都遠遠不夠。我們有300萬、400萬的債要還。」
「壓力非常大,對斯凱勒來說更艱難,他26歲才剛開始。我已經麻木了。」蒂姆說, 「很多晚上都睡不著,我把壓力放在心裏。」
為減輕貿易戰給農民帶來的損失,從去年開始,美國農業部通過市場促進計畫(MFP)向農民發放補貼。
蒂姆表示: 「去年的MFP有幫助,我們本來是每蒲式耳大豆損失2美元,補貼後損失15美分。」
但種植玉米的農民則沒有這麼幸運,玉米也是被中國加征關稅的農產品之一。斯凱勒告訴記者:「我去年種玉米,收成不是很好,MFP補貼我每蒲式耳收到1美分。300英畝補貼了200美元,只夠我去一趟超市,再加個油。」
去年農業部補貼金按作物種類劃分,今年開始以地域劃分,對同一地區的每英畝農作物發放固定數額的補貼。巴多爾家在今年的第一輪補貼中每畝獲得33美元。
聽起來這是不小一筆錢,但羅伊告訴記者: 「每英畝補貼33美元是什麼概念呢,33美元相當於每畝多產了4蒲式耳大豆。」
巴多爾家往年平均畝產大豆55到60蒲式耳。
斯凱勒說:「33美元連地租的零頭都不夠。補貼是有用的,別誤會,但的確不多。」
農業部2019年的第二輪補貼還沒有發放,如果今年兩國達成協議,或大豆價格升高,豆農門可能一分錢也拿不到。斯凱勒也告訴記者,雖然他們處於困境,但農民並不想依靠補貼生活,他們更希望盡快解決貿易爭端,給美國農業一個長久的解決方案。
「我認為美國和中國把問題解決對雙方都好,你不能說我們不受傷害,也不能說我們已經習慣了。我們能挺過去,因為一直是這麼過來的,打起精神想辦法再過一年。」 斯凱勒說,「我們有韌性,但我希望我們不用去適應。」
專家普遍認為,農業部補貼有一定效果,但貿易戰期間失去的市場份額短時間內恐怕難以彌補。
雖然巴多爾一家深受糧食價格下跌的傷害,但相比起貿易戰之前的狀況,他們寧可忍受一些損失。
蒂姆說:「作為一個農民,你看到這個領導人發現了這些傷害農民收入的事,這就是為什麼還有人支持他。因為作為一個農民,我看到他在努力。希望最終達成一個協議,對農業和美國整體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