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近黃昏的赤國。(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10月16日訊】中共得國七十載,又到閱兵炫武時。中南海不免開動所有機器,再次大肆鼓噪「偉光正」。只是,中國不是中共一黨之私產,國史不可能任由中共自演自評,得由人民評說。
不能看的「毛時代」
赤潮禍華、中共禍國。1949年中共奪國,鎮反殺人百萬、土改殺地富470萬、肅反冤案140萬、反右(包括中右)傷及百餘萬、大飢荒至少餓死4000餘萬、反右傾再冤黨內百餘萬、文革再死2000萬、整了一億人。整個毛時代還能看嗎?士林失聲、百姓失安、童稚失教、官吏失望、價值失範、經濟失轉、政治失德、文脈失傳、山河失色……老毛還有資格享屍紀念堂?像懸天安門?但中共一向吹牛皮不怕臉紅,毛澤東就敢自吹「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好像在他治下,山河歡顏、百姓歡色。
剛剛脫貧的「鄧時代」
文革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標標準準的「資本主義復辟」,用資本主義藥丸救社會主義病軀,如此直淺事實,中共居然指鹿為馬,說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模式」,似乎為人類蹚出一條有別於歐美的社會主義道路。就算改革開放成功,經濟復甦勃興,那也僅僅剛剛脫貧,只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還有至少5000萬人尚掙紮在溫飽線以下,遠未歸還歷史欠賬。2018年,中國大陸人均GDP 9780美元,日本人均GDP 39200美元,美國61687美元,澳門86117美元,香港46077美元,韓國30919美元,臺灣24890美元。
吹牛皮的資本還欠點,中共已忙不迭拎出經濟總量全球第二到處晃悠炫耀,不顧本國尚有5000萬絕對貧困人口,就搞「一帶一路」大撒幣的「大外宣」。
鄧時代及鄧後時代,仍政治恐怖血光四濺。六四、打壓法輪功、2015年「七0九」抓捕維權律師、驅逐異議知識份子,中共意識形態至今還運行於赤左軌轍,形成真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共異議士林只能面對中共的刺刀監獄擺說事實、講述道理。
荒唐的「中國模式」
更荒唐的是:中共以所謂「第二經濟體」搭售完全不搭界的「中國模式」——以經濟增長證明一黨專政的成功有效,全面對抗歐美普世價值的民主自由,為早已崩坍的國際共運扶立「合法性」。
但是,人是豬嗎?吃飽穿暖就萬事OK,會不要最起碼的言論自由、思想自由,能忍受完糧納稅建立封鎖自己的網路風火牆嗎?更何況,自由是社會成員發揮個體才能的前提、社會財富高速增長的政治保證,生活幸福度的必充條件。能以剛剛脫貧的經濟論證高壓控制言論的必要?就能將異議人士、維權律師送入監獄?
14億國人當然既要經濟富足,也要政治開明,至少得擺脫政治恐怖。中國當然不是中共的,而是14億國人的中國。為什麼國事成黨事?為什麼國家領導人得由中共政治局常委小圈子決定?各級官吏不由選票而由上級任命?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乃是建立在剝奪民眾政治參與權的基礎上?!中國如今的政治開放度甚至不如晚清同光時代。
學費甚巨的「赤色試錯」
從宏觀角度,1848年以來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乃是一次制度性試錯,「學費」宏巨、肇禍慘烈。馬克思主義還真是一枚「精神原子彈」,一枚造成人類最大災難的赤色原子彈。這則謬說搭借現代性,藉理想而行左邪,懸天國而入地獄,破壞力遠遠超過此前所有災難,紅色衝擊波如此之巨,實令世人大驚失色!國際共運的暴虐度也遠超此前人類任何一次社會運動。社會制度乃「天下大器,一安難傾,一傾難正。」(《晉書.劉頌傳》)
三權分立的制衡式民主政治,經歷五百年各種博弈而凝成。任何符合歷史理性的政治制度,只能來自不斷試錯的實踐檢驗,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無產階級專政,一紙之說,缺乏最起碼的實踐證效就被奉為紅色聖經,生搬硬行,當然只能得到「災難性失敗」。
用最濃縮的話來說,馬克思主義赤色學說擊中我們人性的弱點,正因為世人亟望進天堂,結果速墜地獄。1943年英國諾獎得主、思想家馮.哈耶克(F.A.von Hayek,1899∼1992):
當我們竭盡全力自覺地根據一些崇高的理想締造我們的未來時,我們卻在實際上不知不覺地創造出與我們一直為之奮鬥的東西截然相反的結果,人們還能想像得出比這更大的悲劇嗎?
必須送客馬列
對中共來說,中國共運所能抵達的終點站當然只能是送客馬列站——送走最後一位赤色大國。中南海如能順應歷史理性、服從天下大勢,頂層設計完成民主轉型,自然中國幸甚!奈何當今紅牆內袞袞諸公好像還未從赤夢中醒來,還要裹脅國人「不忘初心」,還向德國贈送馬克思銅像……國事實在堪憂,前路晦暗不明,也許吾華還得為回正歷史理性支付最後一筆「學費」。
不過,無論如何,中國都會完成民主轉型的「最後一哆嗦」,代價總要支付(士林只能對著中共的刺刀講理),但歷史必將前進,自由一定到來!難道全球第一的人口巨國,能長期忍受一黨專政的政治恐怖麼?不是有一首很著名的革命歌曲:〈團結就是力量〉。
更何況我們還有臺灣、香港,為我們不斷輸送民主自由的光熱。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