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的本質:打擊對方獲取國際資本的能力
【看中國2019年8月12日訊】中資企業當中,創匯能力最強的是哪幾家?大家認為很牛的騰訊和阿里幾乎沒有這種能力,應該是以華為、中興為主的幾家科技公司,它們可以給中國帶來源源不斷的國際資本收入。
根據紫荊財智2019年8月7日發布的一條資訊稱:「對於網上傳聞香港將4,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借予內地、而內地並未還錢,還指匯豐控股前行政總裁範寧因此辭職,香港金管局6日在社交媒體撰文澄清絕無此事,強調香港4,0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有審計署及其他獨立核數師嚴格審核,同時《外匯基金條例》亦明確規定其使用用途,絕不可能存在亂用或挪用情況。另外,匯豐亦指範寧離任與相關傳言完全無關。」
我們對金管局的說法當然是:堅信不疑。但這條資訊的出籠令人深思。
兩國之間的競爭以什麼最為關鍵?當然包括人文、軍事、科技等方方面面,但國際收支平衡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也是現代國家對抗的焦點所在。基於經濟全球化之後世界各國的內需都有一定的對外依存度,比如中國原油、鐵礦石、農產品等基礎商品的對外依存度就比較高,而且這些需求還具有很強的剛性。所以,打擊對手的國際資本獲取能力、進而打破對方的國際收支平衡就成為最重要的攻擊手段之一,也成為對抗的焦點。一旦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被打破,會帶來嚴重的結果,今天委內瑞拉貨幣之所以快速大幅貶值、導致社會貧困,源頭就在國際收支平衡被打破了。
下面看看美國正在做的事情。
首先,貿易戰是什麼?就是通過保護自己的內部市場,打擊對方獲取國際資本的能力。
其次,據國內財經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7日,美國負責政府合同的機構發布了一項關於禁止聯邦機構採購包括華為在內的五家中國公司電信設備的臨時規定。華為9日發布的聲明稱,《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極其實施條款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華為有不當行為的情況下對華為採取懲罰性行動,是基於原產國設立的貿易壁壘。事實上,這些公司基本就是中國獲取國際資本能力最強的公司,美國的意圖也不言自明,即壓縮中國的國際資本獲取能力。
再次,美國已經退出《中導條約》,就像普京所說的,未來只能是軍備競賽。軍備競賽帶來的又是什麼結果?當然是新的冷戰。如果評選未來三十年最重要的十件大事,這件事一定會榜上有名,因為其徹底打破了過程所形成的世界大局總體上的和平局面,從此進入分裂和對抗。在這樣的時期資本會怎麼流動?過去經濟全球化時期蜂擁流入亞洲的資本會快速打包回家,否則將來是否還能回家可就說不定了,這依舊是衝擊亞洲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
從上述跡象來看,美國的陽謀就是衝擊亞洲國家和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
反過來再看我們自身。今年,中國的CPI是逐漸走高的態勢,從一月到七月分別為1.7、1.5、2.3、2.5、2.7、2.7、2.8,看起來數字還比較溫和,但在PPI比較低迷的情況下,CPI的連續上漲主要是受以蔬菜、水果、肉類、雞蛋等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所推動。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七月食品價格同比就上漲了9.1%、畜肉類價格同比上漲了18.2%。CPI數字的溫和上漲掩蓋不了必需品價格的明顯上漲,這就讓人們感覺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此時,最現成的措施是擴大進口、壓制必需品價格,但這個手段在今天卻需要謹慎使用。
當通過進口打壓必需品價格時,基於農牧養殖業的基礎成本(包括土地、人工、飼料、化肥、能源等價格)一直都在上漲,就會損害投資農牧養殖業的資本投資收益率,打擊對相關領域的投資,造成工農業剪刀差的進一步擴大,最終,必需品的自給繼續下滑,對外依存度繼續上升。此時,美國剛好在前面等著哪!因為它目前的政策是在推動亞洲國家的國際資本外流並壓制新興大國的國際資本收入,一旦這些國家的國際收入滿足不了進口需求(也即國際收支平衡被打破了),就會導致嚴重的問題。
所以,在這樣的時期並不應該一味利用進口打壓必需品價格,根源是會造成工農業剪刀差的繼續擴大,必需品的自給度繼續下滑,衝擊自己的國際收支平衡。
此時,中國需要做好兩件事:第一,嚴控貨幣的發行速度,任何通脹本質上都是貨幣推動的,管住貨幣的閥門是根本措施。第二,必須改革農牧養殖業等基礎產業政策,准許農牧業產品價格適度上漲、同時又必須壓制農牧業的上游價格(主要是壓制能源、電力、土地、化肥、農藥、交運等價格,因為它們相對農牧養殖業太強勢。如果不能壓制這部分價格,即便農產品價格上漲,農牧業的資本和人員也無法得益,利益會被上述強勢部門拿走),大幅縮減工農業的剪刀差,提升農牧業的利潤率。此時,資本投資農牧養殖業的積極性就會空前提高,不斷提升基礎商品的自給度。
當我們的基礎商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自給度提高甚至完全自給時,對外依存度就會下降、進口額下降,這樣才能保護自己的國際收支平衡。所以,中國前面 的路會相當坎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