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鑼鼓聲聲 賴賬有理?(圖)


全球央行降息大潮洶湧而來,背後的原因何在?(smolaw11/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8月5日訊】2019年3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由鷹轉鴿,很多央行就猴急地開始先行降息。今年以來,已有20餘家央行選擇了降息,2月7日,印度打響了2019年降息「第一槍」,而在短短4個月內,印度已經連續3次降息,隨後發達國家也跟隨降息,5月8日,紐西蘭聯儲打響了發達國家降息的第一槍,6月4日,澳大利亞聯儲緊緊跟隨,宣布降息25個基點,7月18日,韓國、印尼、南非、烏克蘭四家央行集中宣布降息。

7月31日美聯儲降息之後,立即又有四家央行宣布跟隨,那就是阿聯酋、巴林、沙特和巴西。

降息大潮洶湧而來,背後的原因在何處?

有些市場人士因全球央行尤其是美聯儲降息,又開始憧憬全球資產價格,但市場運行趨勢給這些人兜頭潑下一盆冷水,在美聯儲降息的當天,全球資產價格普跌!這種思維邏輯已經完全相反,美聯儲在這個時點上降息,只能是確認全球經濟蕭條時期已經開始到來,資產價格下跌就會成為第一反應。

現在的經濟問題,汽車市場就是最具體的說明:《日本經濟新聞》統計了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的銷量數據,根據統計結果,中國、美國、歐洲(主要國家)、印度、日本市場的第二季度汽車銷量總計約為1600萬輛,同比減少13%,創下了單季度銷量降幅的歷史新高。同時,有數據顯示,中美的房屋銷售量也開始出現了收縮。這種全球需求市場的收縮是次貸危機之後全球央行大印鈔——導致全球各債務主體(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債務快速膨脹的結果。現在全球央行再次開啟印鈔大合唱,只能是繼續推高各經濟主體的債務水平,對現在的經濟增長當然無益,也就導致股市、原油等市場的普跌。

但央行為何還要印鈔?這是由兩個因素所決定的:

第一,經濟低迷,必然導致政府的財政收入減少,政府的債務怎麼辦?只能希望央行多購國債。現在,各國央行的貨幣發行保證金主要是國債,當央行繼續印鈔之時,也就為政府的債務提供了幫助。

所以,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點之後,川普(特朗普)極不滿意,他寫到「和往常一樣,鮑威爾讓我們失望了,但至少他結束了量化緊縮政策,這本來就不應該開始——根本就沒有通貨膨脹。」老川希望美聯儲在債務問題上多出一點力。

其它國家的央行猴急地降息,很大程度上也都是為了購進政府債務,緩解政府的債務壓力。

第二,購進政府債務只能是解決燃眉之急,但對於緩解今天的經濟困境並無多大的益處。源於經濟主體的債務率會繼續上升,只能是繼續壓制需求,導致經濟局勢進一步走向蕭條。那麼,印鈔的真實目標是什麼哪?是製造超級通脹!(這裡沒寫錯,就是超級通脹)(

以美國來說事。美國今天的經濟總量超過22萬億美元,政府的債務率約是106%。如果美元貶值一倍,經濟總量就會膨脹(「秤砣」輕了,經濟總量的數字當然就會膨脹),政府的債務率就降了下來。

事實上,無論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還是上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最終都是通過貨幣貶值的手段解決的。1929年大蕭條之後,羅斯福執政時的1934年初,將1美元的含金量從1.50466克調整為0.888671克,下降了41%,相當於美元貶值了41%;筆者之前特意計算過,美國上世紀七十年代滯脹時期,以每年的通脹率計算的美元購買力下降了約三分之二,也即1美元的購買力下降為原來的三分之一左右。要注意的是,當代世界各國操控通脹數據已經是通行的潛規則,讓美元購買力下降的幅度高於通脹率計算的數字,所以,在這一時期國際金價的實際最大漲幅達到了24倍。

所以,世界各國央行猴急地進行降息,川普希望美聯儲的降息幅度更大,最終目的都是進行貨幣價值重置,只有重置了貨幣的購買力,才能擺脫「債務過重-需求不足-繼續加債務-需求更不足」的困局。貨幣價值重置,本質就是賴賬,被收割的當然是本幣持有人。

當然,這一時期用常規手段推動通脹一般是比較困難的,源於需求不足,各行各業產能過剩,必須在摧毀很多產業的過剩產能之後,才具備推動通脹的有力條件。此時,原油就成為核心生產要素,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原油供給被緊縮,這些地區的產能就會退出國際市場,達到給世界經濟去產能的目的,這就是伊朗問題在今天所承擔的職責。

戰爭與瘟疫都是極其有效的去產能手段。

在貨幣必須進行重置的時期,貴金屬的強勢週期將是很長的。原油危機也是必須的,因為沒有原油危機,今天的全球經濟困局就是無解。整個世界有足夠的「耐心」等待這場危機(或者可以稱呼為「等待戰爭」)。

這才是投資與交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如松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