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位名人為啥都喜歡孤獨?(圖)
聰明的人可以適應孤獨的現代生活。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心理學家和新加坡管理大學研究發現:人類快樂的根源是「草原理論」,也就是說,現代人與祖先一樣,群居才能快樂。不過,這個因素卻受到智商的影響。聰明的人可以擺脫「祖傳的」群居生活,更適應相對孤獨的現代生活。因為,過多的喧囂會讓他們無法專心追求「目標」。
1、孤獨 惜時多做事
錢鍾書的小說《圍城》發表後,引起轟動。文學界有很多人想見一睹他的風采,都遭他的婉拒。
一位外國女士打電話想見他。錢鍾書幽默地對她說:「如果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一定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
晚年,他更是閉門謝客,養病讀書,不接受任何採訪,如果事先不打招呼,十之八九要被拒之門外。
80歲那年,大家要給他祝壽,朋友打電話來詢問他生日具體是哪天,夫人楊絳玩笑著擋駕:「沒有那一天啦!」
原來,錢鍾書早就聲明過:「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錢,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說些不痛不癢的話。」
錢鍾書之所以能成為一代鴻儒,除了天賦之外就是享受獨處。如果把時間用在社交上,還有多少時間去閱讀、構思、寫書?
2、孤獨 自在不敷衍
作家周國平曾說過:「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能力很強的人,在群體中是最不受歡迎的人。所以,很多人努力讓自己合群。
可是,猛獸都是獨行,只有牛羊才成群結隊;智商高的人,不必向下兼容,和層次不同的人交往。
聰明的人,往往都不合群,不敷衍、迎合,而是從心出發,做最喜歡的事,做最真的自己。
3、孤獨 沉澱無浮躁
1845年,28歲的哈佛畢業生梭羅遠離喧囂,一個人走到瓦爾登湖畔,砍樹伐木,蓋起了一間小木屋。
他在小木屋旁開荒種地,自給自足。與自然交朋友,與湖水、森林和飛鳥對話,在林中觀察動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邊釣魚,晚上,在小木屋中記下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在孤獨中,梭羅默默地聆聽、感受、思索著一切;在孤獨中,豐富著精神世界。
兩年多隱居生活,他將所見所思所悟付諸文字,寫下了經典作品《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是一本孤獨的書,也是一本智慧的書,美國國會圖書館稱之為:「塑造讀者人生的25本書之一。」
聰明的人喜歡簡單。簡單的生活,可以理清思路;專注的思考,可以創造奇蹟。
孤獨——適當的獨處,讓人更能夠支配時間,提高能力,深度思考,逐步成長,最終成功;孤獨——適時的獨處,美妙而安然,更像是一種享受,讓人如何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