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太高或太低都有風險 當心「糖尿病昏迷」(圖)


糖尿病酮性酸中毒及糖尿病非酮性昏迷是糖尿病最常見、最危險的合併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糖尿病昏迷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組以意識障礙為特徵的臨床綜合症,它包括2種臨床類型,即糖尿病酮性酸中毒及糖尿病非酮性昏迷(高滲性昏迷),它們是糖尿病的最常見、最危險的合併症,若不及時處理,常導致死亡。

高血糖會造成許多併發症,除了為人所熟知的中風、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病變之外,腎病變、視力變化及神經病變也很常見,因此沒有好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在罹病幾年之後,開始遇上洗腎、眼睛失明、以及糖尿病足,嚴重到需要截肢等等後遺症。

糖尿病昏迷,這可能是血糖太高或血糖太低影響造成的,不管是哪一種,若沒有緊急治療,患者很可能會致命。

在糖尿病患者意識不清之前,他們可能會先經歷血糖過高或過低帶來的症狀。像是當患者血糖過高的時候,可能會表現非常渴,不斷解尿,口乾舌燥,覺得餓,口氣不好,視力迷糊,噁心嘔吐,心跳加速等。而血糖過低的患者,可能會疲累、無力、顫抖、冒冷汗、飢餓、頭重腳輕、難以說話。

糖尿病昏迷的幾個原因

患者體內血糖超過600mg/dL,因為血糖過高,身體會試著藉「排尿」把多餘的糖分排出體外,因此會排很多很多的尿,排到身體嚴重脫水,誘發幻覺、癲癇、昏迷、死亡,這種糖尿病昏迷最常發生於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中年人及老年人身上。這種併發症容易在患者遇上其他疾病、感染、外傷時而被誘發。

糖尿病酮酸中毒

當糖尿病患者身體難以利用糖做為能量來源時,會因此燃燒脂肪。當身體分解脂肪作為能量來源後會產生酸性的酮體,累積過多之後會造成酸血症,我們稱為「糖尿病酮酸中毒」,這種意識不清的狀況通常比較常發生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但第二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患者身上仍有機會遇上這種狀況。

酮體累積通常是緩慢進行著,患者感覺口乾舌燥、頻頻解尿,身體逐漸脫水,但酮酸累積的患者如果開始表現嘔吐的話,可能在幾個小時內就會危及性命。

低血糖

無論是打了太多胰島素,缺乏正常進食、運動太激烈、或喝酒過多都可能讓腦部血糖過低而無法正常作用,患者因而昏倒。

常見的危險因子

1、缺乏控制的糖尿病

若缺乏按時服用藥物控制血糖,以及在家監控血糖的習慣,血糖值就可能飆高到失控的程度。

2、最近生病、受傷或接受手術

最近生病、受傷或接受手術這些時間點都是血糖更容易爬升的時候,有可能造成高血糖而引發昏迷。

3、胰島素過量或不足

若沒有按時施打胰島素,造成體內胰島素極度缺乏,會引發酮酸中毒。若是打了太多胰島素,或施打胰島素後沒有進食,可能造成低血糖昏迷。

4、喝酒及吸毒

喝酒及吸毒可能讓血糖的波動更難以預測及更難以控制。對於血糖過高的人而言,身體都是嚴重缺水的狀態,因此要趕緊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降低血糖,並治療潛在疾病。而對低血糖的患者,則要趕快補充糖分讓血糖不至於落在危險值。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項

1、定期監控血糖

與醫師討論自己在家時要多頻繁地檢測血糖值,並記得把測到的血糖值記錄下來,這些都是之後調整藥物時的重要資料。假使感到身體微恙(有個小感冒或特別疲憊)、或是較激烈運動後,也要記得測量血糖、瞭解血糖狀況。

2、按時服藥

如果在家監控血糖時發現自己的血糖過高或過低的狀況很頻繁,記得要告訴醫師,讓醫師有辦法調整藥物的劑量及施打/服用的時間點,避免血糖波動過大。

3、自我檢測酮體

如果自我監測發現血糖值超過240mg/dl時,用尿液試紙檢測是否有酮體累積,尤其當患者測到有酮體累積且已經開始嘔吐時,請務必就醫。

糖尿病的預防

1、加強糖尿病知識的教育和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0歲以上的老年人應定期檢測血糖。確診有糖尿病的病人,應正規服藥,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2、控制各種誘發因素,積極治療各種感染,對血透、腹透、應用甘露醇脫水等治療時,應注意是否有脫水現象,及時監測血糖、尿糖。

3、注意誘發藥物應用,如利尿劑、糖皮質醇、普萘洛爾(心得安)等。

日常預防

1、平時注意多喝水,一定不要限制飲水。

2、規律生活、合理起居,注意鍛練。

3、老年患者得了小病要及時治療,防微杜漸。

4、任何不適時均應加強血糖監測。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