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傳為美談中的高尚、簡樸、清廉之古風(图)


強調禮義廉恥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流傳的美談。(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青/看中國)

中國古代文化重禮義廉恥、以至於有「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的說法。也正是在這種文化的氛圍下,出現了許多高尚簡樸清廉之古風的美談。

非己之金及時歸還  上任之前皇上免囑

南北朝的北齊時代有個人叫甄彬,他具有很高尚的品質以及出色的才能。有一次他用一束苧麻到荊州長沙西庫作抵押換了一些錢用,後來再拿錢去贖回苧麻。回家後想不到在苧麻裡發現了用一條手巾包著的五兩金子。甄彬便將金子送還西庫。

管理西庫的和尚非常吃驚地說:「近來有人用金子抵押換錢。因為匆忙,沒有記清放到什麼地方了,施主拾到後還能送還,這恐怕是從古到今都沒有的事情。」和尚特意將一半金子給他作為酬謝,兩個人推辭往復了十多次,甄彬堅決不肯接受。和尚對此讚嘆地說:「五月天氣仍然穿著皮襖背柴草的人,竟然是拾金不昧的君子!」

後來甄彬被任命為郫縣縣令,將要去上任之前,去向太祖皇帝辭行,同時去辭行的一共有五位官員。太祖皇帝對他們告誡一定要注意保持廉潔,唯獨對甄彬說:「你昔日有還金的美名,所以對你就不用囑咐這句話了。」

幾任高官  屋內無財

南北朝的北魏時代有個人叫高允,是燕太尉中郎韜的兒子。他從小就熟讀經史,有著非凡的胸懷。有一年,他和範陽的盧玄、趙郡的李靈、博陵的崔鑒等人一起,以貴族子弟的身份被朝廷錄用為書侍郎領著作,同崔浩一起撰寫書籍。

後來崔浩遇害,由於高允素來忠誠正直,所以得到了寬恕。他平時清廉儉樸,雖然多次擔任重要官職,但一直保持著同貧賤的時候一樣的狀態。皇帝到他的家裡,看到他家只有幾間草房、幾床布棉被和幾件半新的袍子,廚房裡只有鹹菜。皇帝感嘆地說:「從古以來清貧的官員沒有超過這樣的。」於是賞給了他一些布匹和糧食。

皇帝用竹筷  寓意在其中

南朝的齊明帝在一次吃飯的時候拿著竹筷子對衛尉應昭光說:「你理解我使用竹筷子的意思嗎?」

應昭光回答說:「當初夏禹的衣服穿得很平常,他針對流言說,生活過於舒適,比如說使用象牙筷子等,會導致腐化的風氣。這是古代的賢人對我們的告誡。如今皇上明智地提倡儉樸,發揚古代聖賢的遺風,因此在太平盛世,只有用竹筷子了。」

渡船歸鄉任期滿  船輕無財需石壓

三國東吳的陸績曾任鬱林太守,任期滿了以後渡海回家。因為他不像其他官員那樣,當官任期滿了以後會帶著一大堆財寶回家,所以他坐的渡船特別輕,以至於只好將一塊巨大的石頭放到船上來壓船以保持平衡。後人們都將這塊石頭叫做「鬱林石」。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