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俗語竟離不開神佛?連蘇軾也這麼說!(圖)

 2019-05-27 16:0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中國俗語竟離不開神佛?連蘇軾也這麼說!
「佛」,梵語佛陀之路,意為覺者,特指釋迦牟尼。(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接續〈義結金蘭!「八拜之交」是指哪八人?〉一文。

無事不登三寶殿

佛教有三大內容,即教主釋迦牟尼為「佛寶」,經籍教義為「法寶」,弘揚佛法的僧團為「僧寶」,合稱「三寶」。「佛」,梵語佛陀之路,意為覺者,特指釋迦牟尼。「法」,梵語達摩的意譯,泛指經、律、論三藏和戒、定、慧三學。「僧」,梵語僧伽之略,意為僧團、和合眾,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

「三寶」泛稱佛教。如南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紹隆三寶,弘濟四生。」「三寶殿」即佛殿。寺門中的規矩,上佛殿時必須恭敬肅穆,進行禮拜、誦經、供養等,不得隨意在佛殿裡閒逛、閒聊。所以俗語中有「無事不登三寶殿之說。

 

火燒眉毛

源於《五燈會元》卷十六:僧問:「如何是急切一句?」蔣山法泉禪師答:「火燒眉毛。」《心地觀經》卷五指出:「精勤修習,未當暫舍,如救頭燃。」謂佛教徒俗求出離生死苦海,當以急迫之心精進修持,不容懈怠。

火燒眉毛之意與此相似。情勢緊迫,必須立即設法去解決眼前的困境,俗謂之「火燒眉毛,且顧眼前」。如《鏡花緣》第三五回:「小弟此番揭榜雖覺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個『火燒眉毛,且顧眼前』之計,實是無奈何。」

火燒眉毛也指缺乏長遠的眼光,只圖眼前的利益,得過且過。如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八章:「(他)何去何從,沒有了主意,背著手,踱幾步,咳!火燒眉毛顧眼前嘛。」

 

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謂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於眾生之心,謂之以心傳心,以心印心。意在開示迷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黃檗禪師傳心法要》卷上:「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編・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後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

 

心猿意馬

心神散亂,把握不定,俗謂之「心猿意馬」。《大日經・住心品》分析六十種心相,其中之一為「猿猴心」,謂躁動散亂之心如猿猴攀緣不定,不能專注一境。「意」則猶如奔馬,追逐外物,故稱「意馬」。佛經上關於「心」和「意」的論述很多。簡言之,「心」是精神現象的總稱,能變現物質現象。「心」在佛學上有真、妄之別。「心猿意馬」之「心」顯然是指「妄心」。就「心」的生滅流變而言,稱為「意」。

佛家把「心猿意馬」視為入定修道的障礙。如唐代玄奘法師上唐太宗表文謂:「願托慮於禪門,澄想於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馬之奔弛。」最早把「心猿」和「意馬」連用的例子是唐代《維摩詰經變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又如元代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

 

以毒攻毒

這是我國傳統醫學中的一個醫療手段,謂以帶毒性的藥來治療惡性疾病。禪師用以比喻對方使用過的手段來制服對方,或以其錯誤邏輯克服其妄想。如宋代釋正受《普燈錄》:「以機奪機,以毒攻毒。」

 

少見多怪

見識不廣的人見到新鮮的事物,就以為怪誕,不可信,俗語謂之「少見多怪」。源於中國第一篇佛學論文,漢末牟融的《理惑論》。當時佛教傳入未久,有人問:說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恐怕只是說得好聽,未必是事實吧?牟子用了一句俗諺回答:「少所見,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意思是說,少見多怪的人第一次看見駱駝,就說是背腫的馬。

 

水到渠成

比喻條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成功。《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載:「僧問仰州南塔光湧禪師:文殊是七佛師,文殊有師否?師曰:遇緣即有。又問如何是文殊師?師豎拂子示之。又問:如何是妙用一句?師曰:水到渠成。後在文章中運用者如宋蘇軾《與章子厚書》:「恐年載間遂有饑寒之憂,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謂水到渠成,至時亦必自有處置。」

 

求人不如求已

宋代詩人蘇東坡曾與方外交佛印禪師同遊杭州寺院。東坡見大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手持數珠,東坡覺得奇怪,便問道:「彼自是觀音,自誦其號,未審何謂?」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已。」(見宋代蘇軾《問答錄》)

本來,觀世音菩薩是人們求拜的對象。佛印就「自誦其號」而借題發揮,答了一句頗含機鋒的話:「求人不如求已」,意謂求別人幫忙還不如靠自已努力。

 

作繭自縛

此句表達了佛教的「自因自果」的觀點,正如《楞嚴經》卷八所說:「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苦果、逆境,都是自已的惡業造成的,不必怨天尤人。本於《妙法聖念處經》:「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纏縛。如蠶等無異。」後俗語中用作繭自縛比喻自已做事不慎而使自已陷於困境。

 

味同嚼臘

《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臘。」謂修行人清心寡欲,淡於世味。後世以此比喻寡淡無味,了無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後,味同嚼蠟。」

小編為諸君介紹的俗語就說到這裡了,你若是覺得意猶未盡或是有其他的意見,不妨試著留言與大家分享喔。

(全文完)

責任編輯: 輕描淡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