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大帝曹操(看中國合成圖)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東漢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一生文集繁富,是「建安風骨」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曹操大膽創新,沿用樂府舊題表述新事。今存樂府歌辭二十餘首,皆為舊題新作,記錄了社會現實、軍旅見聞、山水景觀及遊仙神跡,抒發了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
曹操的詩作內容充實,真情自露,既沒有漢大賦那種鋪陳浮華的舊習,又沒有「古詩」的低回哀怨,開創了一代詩風,奠定中國文學史上黃金時代「建安文學」的風格。清代的文學家、思想家方東樹讚譽曹操為「千古詩人第一之祖」。
本文選取了曹操最著名的三首詩,一起領略魏武大帝『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的英雄氣象吧!
一、《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碣石山位於今天的河北昌黎縣。秦始皇東巡時曾到此地刻石記功,「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碣石門辭》),漢武帝也曾登臨碣石觀海。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北征烏桓得勝,班師之時途經碣石山。曹操登上山石,觀海弔古。經多年征戰,終於平定北方,曹操感慨萬千,於是留下了千古名篇《步出夏門行‧觀滄海》。只見水波蕩漾,山島聳立。島上樹木繁茂,生機盎然。大海波瀾壯闊,似乎將日月星辰都捲入其中。寥寥數筆,以遼闊的滄海之景,盡顯詩人博大的胸襟與其遠大的志向。雖然時值秋風蕭瑟,草枯葉黃之季,但這首詩卻是氣勢雄渾,毫無悲秋之意。
《觀滄海》是曹操《步出夏門行》組詩中的第一篇,也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山水詩。清代詩人瀋德潛盛讚《觀滄海》「吞吐宇宙氣象」(《古詩源》)。明人鐘惺曰:「直寫其胸中眼中,一段籠蓋吞吐氣象。」(《古詩歸》)
山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二、《龜雖壽》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大捷,在班師途中經過碣石流域。日落,黃昏時,曹操遠眺夕陽暮色,近擁萬馬千軍,志未酬,己暮年,而詩性大起,作賦《龜雖壽》。
《龜雖壽》是《步出夏門行》組詩中的第四篇,表達老當益壯的情懷,激勵人心。「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神龜雖然長壽,卻難得永生。首句興發生命有期的慨嘆,隨即語出驚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詩人自比為千里馬,儘管青春不再,但雄心依舊。接著,作者提出養生的高見:生命之盛衰自有上天安排,不過修身養德,返本歸真,保持身心和樂,也可延年益壽。
《龜雖壽》暢吐曹操老當益壯的心志,是公認的千古絕唱。宋敖器之《詩評》說:「魏武帝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
頤和園長廊彩繪:曹操賦詩(圖片來源:Shizhao/維基百科)
三、《短歌行‧其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平定北方後,率軍南征至長江將與孫權決戰。十一月十五日這天夜晚,皓月當空,曹操置酒擺宴,款待眾將。曹操先以酒奠長江,然後滿飲三大杯,橫槊告訴眾將:我持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達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並橫槊賦詩,留下了曠世名作《短歌行》。
曹操作《短歌行》用來吸引和網羅天下賢才,將自己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唯才是舉的良苦用心一展無遺。《短歌行》語句自然,聲情並茂,氣魄雄偉,千古傳唱。大文豪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也稱讚曹操「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真是大丈夫、真英雄啊!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