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的角度來說,企業家模式是顯然不同於商人模式的。(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9年4月21日訊】企業的本質,是通過組織和協調資源,向客戶提供商品或服務,賺取收入和利潤。這裡說的資源,是從業務鏈條去看的,主要指研發資源、生產資源、供應鏈、銷售渠道資源、融資渠道等資源。企業家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主要任務,主要是組織協調研發部門、生產部門、供應鏈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等,能夠配合順暢、高效運轉。這種組織、協調能力,就是通常說的企業家才能。
通俗來說,如果把每一家企業看作是一臺印鈔機,那企業家的任務,就是設計製造出一臺能夠正常運轉的印鈔機,並不斷提高印鈔機的生產能力與效率。
按照這個框架,可以根據企業組織的是內部資源還是外部資源,分出兩種商業模式出來,我一般稱為企業家模式、商人模式。前者指的是企業組織的是自身具備完全掌控權的研發、採購、生產、銷售等資源,諸如華為、長城等大廠。後者指的是企業組織、協調的對象,是一些外部資源,簡單的是通過代銷渠道、代工廠等形式,複雜的就是那些靠某項資源拉來的項目型公司。最常見的是那些喜歡連環念EMBA的老闆,總覺得在外面多找點資源,對企業發展會有莫大的幫助。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企業家模式是顯然不同於商人模式的,因為商人模式對外部資源的掌控力存在不確定性,這從根本上否定了這類企業長期發展的確定性與預見性。前幾年那些並購型的上市公司,普遍都落入了這樣的陷阱中。去年有一篇學術文章研究基金經理的臉型方不方,與業績有相關性,跟我提這篇文章的是一位老師,我跟他說,別研究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們好好研究一下,那些念了學校EMBA的上市公司高管們,他們的股票是不是最近都在爆倉。
對於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來說,無論公募還是私募,需要組織的也包括了供應鏈、生產、銷售、研發等鏈條上的資源。其中傳統意義上的研究部,其實對標的是一家標準企業的供應鏈部門,將外部賣方的研究資源,消化吸收後為投資部門服務;而基金經理所在的投資部門,更像是訂單型企業裡的生產車間,將銷售部門拉來的訂單,保質保量地交貨;基金公司的產品部門,決定的是下一步推主動權益、債券基金、指數或其他,因此說產品部才更接近於一家標準企業裡的研發部門。
因此,對於一傢俬募來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供應鏈、生產、研發、銷售幾個鏈條也都得有。但是,其供應鏈環節對應的資源是外部的,在賣方研究所。銷售鏈條對應的資源是銀行、券商代銷渠道,也是外部的。而對於私募來說,其實是不需要研發環節對應的產品設計部門的,因為絕大部分的私募,都是單一產品類型的,絕少有橫跨多類型產品的。嚴格意義上說,每傢俬募手上,其實只有生產資源即基金經理。
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又決定了幾個鏈條都是齊全的,結果就是私募創始人做的事情,必須去不斷組織、協調好外部資源,以確保公司的正常運轉。這就決定了私募是典型的商人模式,而不是企業家模式。因此很多的私募朋友聽完我的分析後,跟我抱怨,做私募後才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商人,到處求這求那的,跟在公募過的日子完全不一樣了。
其實,對公募基金來說,供應鏈、銷售渠道也都是外部的。比私募好一點的是,在產品備案制的制度面前,研發環節即產品設計是內部的,這是商業模式角度,公募優於私募的地方。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