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長廊彩繪:張良進履。(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說到「孺子可教」的典故,很多人腦海裡會浮現一個年輕人在橋上給老人穿鞋的畫面。大家有沒有想過,橋上人來人往,為什麼老翁單獨叫張良去撿鞋呢?為什麼他給老人穿上鞋後,老人二話不說就離去,過一段時間再回頭過來說張良「孺子可教也」?為什麼老人不當時給他兵書,三次讓他「五日後再來」呢?道家講「師父找徒弟」,這段故事環環相扣講述了老翁如何考察張良的品行、資質和悟性,最終選定張良做徒弟的過程。
「孺子可教也」的典故
話說二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天,垂柳輕擺,鳥語花香,一俊雅青年信步走在河岸邊。他不久前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博浪沙刺秦!
張良原本是韓國貴族,祖父、父親相繼為韓國宰相。秦滅韓後,為報國破家亡之恨,張良散盡家財,求得一大力士,善使一百二十斤大鐵鎚。張良做事謹慎、善於籌謀。打聽清楚了秦始皇巡遊的儀仗陣勢、出行路線、時間,張良安排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此次刺殺行動只擊中了秦始皇車隊中的副車。大驚之下,秦始皇下令全國緝拿刺客。張良隱姓埋名逃到下邳隱匿起來。
「小伙子!」張良剛走上一座白石橋,一位身著黃色粗布道袍的白髮老翁擋住了他的去路。「給我把鞋撿上來!」張良眼睜睜看著老翁當著自己的面,把腳上的鞋踢到橋下,心想:他為何故意這樣做?先撿鞋吧,幫助老人也是應該的。於是,下橋給老翁拿回來了鞋。
「給我穿上」,老翁捋著花白的鬍鬚,伸出了腳。張良嚥了一下口水,跪在地上默默地為老人穿上鞋。老人滿意地點點頭,站起身徑直走了。
「難道他就這樣走了?」張良目送著老翁漸漸消失的背影,怔怔地站在原地。不一會兒,老翁又轉身回來了,看到張良還站在原地,樂呵呵地說:「孺子可教也!五日後一早在此等我。」張良心一動,立即答應下來。
五日後天剛亮,張良來到橋上,老翁已先到了。老翁很生氣:「與老人約定,怎能遲到?五日後再早來!」五天後,張良雞鳴時趕到橋上,老翁已到多時,怒斥張良:「為何又遲到?五日後再早來。」
這次到了第五日,張良半夜就來到橋上等著,過了一會兒老翁才來。老翁高興地說:「應該這樣!」於是拿出一部書遞給張良:「讀了這《太公兵法》,你就可以當王者之師,十年後定能成功。」
高人擇門徒的條件
老翁為什麼說張良「孺子可教」?過去道家講「師父找徒弟」。師父要把一門中的精華、絕技傳給徒弟,要先考察他的根基資質、品德悟性。老翁乃黃石公,道家高人,隱居在下邳。他看中張良的根基,便上演了這麼一齣戲,進一步考察張良的品行、智慧。
扔鞋、穿鞋,一步一步刺激張良的忍耐底線。能忍,還不夠,老人說他可教的時候,又給他布了一個局,讓他五日後早來,卻連續兩次都搶在張良的前面到。最後張良懂得變通,第五日晚上就到,破了老人的局。老人看張良「懂得變通」,才把《太公兵法》拿給他。
懂得變通,是學兵法的前提。否則,像紙上談兵的趙括,死讀兵法,不懂變通,最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張良後來輔佐劉邦,常能化險為夷,搶占先機。劉邦稱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在高人的眼裡:一個品德好、資質高、悟性佳的人,才是傳授絕技衣缽的對象,才能成為有益國家的棟梁之材。
(原標題為:孺子可教也--師父找徒弟)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