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小百科:消費者信心指數

【看中國2019年4月16日訊】歡迎來到財經小百科的天地裡,這裡我們為您拆解財經術語和經濟理論,以白話方式重新呈現。

新聞裡有幾個預測經濟前景的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便是其中之一。今天財經小百科就帶各位瞭解這個指數的內涵。

消費者信心(Idex of Consumer Sentiment-簡稱ICS)是指消費者根據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形勢,對就業、收入、物價、利率等問題的綜合判斷後得出的一種看法和預期。在許多國家,消費者信心的測度被認為是消費總量的必要補充,是預測消費趨勢的一個先行指標,同時也是監測經濟週期不可缺少的依據。

消費者信心指數的概念和方法是由美國密歇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提出的。當時,二戰結束,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步復甦,美國國民的收入和消費發生了很大變化。經濟學界擔心,戰後一段時間美國將會出現30年代大蕭條時的那種緊縮和失業狀況,但實際情況卻與政府和學界的預料大相逕庭。相反地,消費者卻顯示出對未來的經濟發展的極大信心,突出表現就是他們將不斷增長的收入投入消費,社會總需求迅速擴大。消費大增的同時儲蓄率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裏,從1946年第一季度的百分之11.7,降到1947年第二季度的百分之2.2,創歷史低點。旺盛的需求使1946年的美國經濟非但沒有衰退,相反卻面臨通脹的壓力。因此,經濟學界開始關注消費者的經濟行為與宏觀經濟進程的關係。

在這段時期,美國經濟學家開始對消費與收入的相互關係進行一系列修正和補充,出現了從相對收入、持久收入、生命週期、消費品存量等方面與消費支出的關係的研究學說,以及未來不確定性對消費支出影響的假說。根據此消費函數理論的發展,讓消費者行為不僅具有「後瞻性」和「攀附性」,而且隨著收入的不斷增長、信貸制度的不斷完善,開始具有「前瞻性」。所以,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在計畫開銷的時候,不僅根據當時的收入水平,還依據對未來可能收入的預期。如果未來的就業穩定,收入提高足以抵消物價上漲,這種樂觀的預期可以促使消費者「大膽」消費,甚至借錢消費。反之,如果,消費者認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為了未雨綢繆,以防不時之需,就會減少花費轉而增加儲蓄。

密歇根大學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開始將消費者的行為集中到消費者預期對宏觀經濟的作用上面。

目前國際上對消費者信心調查,通行的做法是採用問卷,圍繞以下幾個內容:經濟發展形勢、家庭收入和就業、物價水平、消費或購買意願。每一項有兩類問題構成:對現狀的看法和對未來的預期。而問卷中的每個問題一般有三個答案:肯定、否定和中性。取值在0到200之間。0是極端悲觀,200是極度樂觀。美國會議委員會發布的屬於這種。而萬事達卡消費者信心指數採取0-100形式,50是中值。開始於1993年的萬事達卡指數是亞太地區歷史最悠久的。

中國國家統計局從1997年12月開始編製中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每季度發布一次。目的是從一個新的角度為各級政府、工商界和國內外投資者提供經濟運行狀況參照,為決策提供輔助信息。

以上就是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介紹。

版權所有©2006,RFA。經Radio Free Asia,2025 MSt.NW,Suite 300,Washington DC 20036許可進行再版。http://www.rfa.org。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