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誕生(網路截圖)
【看中國2019年4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就在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誕生之際,中國大陸圖片網站「視覺中國」11日陷入一場不斷發酵的「版權風波」。
「視覺中國」列黑洞照版權惹議
4月11日,有網友發現,一張全球天文學家同步發布的黑洞照片,在中國知名視覺內容互聯網版權交易平台「視覺中國」上,列為自家公司「版權所有」圖片,使用者需付費才可下載使用,從而引發爭議。目前該網站已暫停服務,恢復日期尚不明朗。
公開資料顯示,視覺中國是中國最大版權圖片服務商,成立於 2000年6月,由柴繼軍、雷海波等人創建。
據視覺中國官網介紹,該網站提供數以億計的圖片及影音素材,同時與百度、騰訊、阿里巴巴、華為、國家旅遊局、2022 北京冬奧會組委會等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此外,視覺中國還與海外知名傳媒,如 Getty Images、BBC、ITN 等機構有版權合作協議。
該公司2017年財報顯示,營收總額為8.15億元人民幣,其中「視覺素材與增值服務」收入為5.84億元,佔總營收72%。
天文學者:圖片人人可用
對於最初視覺中國提及的使用黑洞照片需要聯繫視覺中國,歐洲南方天文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獨家採訪時表示,視覺中國從未與歐洲南方天文台聯繫,並指視覺中國這一行為「不合法」。
歐洲南方天文台官網顯示,黑洞圖片可免費下載,只要註明圖片來源是「事件世界望遠鏡」組織(Event Horizon Telescope)即可使用。
《財經》引述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武向平表示,黑洞照片由全球8部「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共同觀測而成,也是由200多位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完成的科研成果,「一旦發布,就是全世界可以使用的,媒體上也可以看見,只要標註是哪裡來的就可以。」
而視覺中國的客服人員卻將黑洞圖片商業使用權,開價為800至3000元銷售。
面對外界輿論壓力,視覺中國於4月11日下午在微博發表聲明,承認圖片授權並非獨家,其他媒體和圖片機構也獲得了授權。但同時解釋稱,該圖片根據版權人要求只能用於新聞編輯傳播使用,未經許可,不能作為商業類使用。
截止4月11日晚間,受版權事件影響,視覺中國網站已無法打開。同日,「視覺中國」所在地的天津網信辦,傳出約談了「視覺中國」網站負責人;隨後視覺中國通過微信公眾號再次道歉,承認審核不嚴,並表示將暫時關閉網站,全面進行整改。
4月12日,視覺中國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告了「視覺中國」網站被關停的消息。
視覺中國成眾矢之的
目前,這起事件在網路社交平台引發熱議,甚至成為官方調侃的對象。
新浪微博上,「視覺中國道歉」相關內容閲讀量已達2.9億,討論量近5萬。
《人民日報》11日晚發表微博,討論版權保護與商業模式問題,並配有「不敢配圖」字樣的圖案;新華社旗下新華網也在官方微博調侃說,「視覺中國」,咋啥都是你的?
新華網評論則稱,「保護版權是社會共識,但不能為了利益濫用版權,以版權之名,圖利益之實。」評論強調,視覺中國「自我反省是不夠的,有關部門還要介入做進一步調查,給公眾一個交代」。
此前,視覺中國經常作為版權維權的一方出現在公眾視線中。 《第一財經》報導,「視覺系」公司作為知識產權侵權糾紛中的原告一方,涉及官司超過2000起。
中國知識產權爭議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中國大邦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知識產權律師斯偉江指出,視覺中國打官司反映的是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模糊地帶」。
「知識產權的運用是有張力的,有的人用的誇張一點,有的人保守一點,但如果消滅這個模糊地帶反而會縮減知識產權的保護,」他說。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在版權意識並不強的中國大陸,視覺中國起到的作用不能忽視。
攝影師「常青藤」表示,他自己會將作品上傳到這種平台,不少公司、媒體會無端盜用攝影師的作品,如果作品放在視覺中國這類平台上,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他們的版權。
事實上,近一年來,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中美貿易戰中的主要議題,伴隨兩國越來越接近達成貿易協議,這個時間節點發生知識產權爭議對中國可能有些尷尬。
「視覺中國做的是中國知識產權法律規定允許的事情,如果因為知識產權問題導致這個平台關閉,那反而說明中國的知識產權法沒有張力。」斯偉江說。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