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外國政府有染 美大學清查華裔科學家(圖)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中國2019年3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憶文編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最近致函美國數十家主要研究型大學,要求他們提供有關NIH資助的特定教職員的信息,這些人被認為與外國政府有聯繫,而NIH此前不知這種聯繫。

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縮寫NIH),隸屬於美國衛生及人類服務部,是聯邦政府中首要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2006年的資料顯示,該機構花費全美28%的年度生物醫學研究經費,約280億美元。

前所未有的提問

據《科學》雜誌報導,美國大學正急於回應NIH前所未有的提問,這似乎是在國會議員和國家安全官員要求下,聯邦機構為更好地監督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項目免受外國政府滲透採取的最新舉措。目的是防止知識產權被盜,以及預防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技術轉讓。一些學術管理人員擔心,這種做法會對所有類型的國際科學合作產生寒蟬效應。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學官員向《科學內幕》(Science Insider)證實,他所在大學是已收到信件的單位之一,「人們已經告訴我,他們正在重新考慮是否應該繼續與其他國家的人合作。」「他們說,‘也許我應該自己做這項工作,或者找一個在美國的合作者。'」

每一位都是華裔美國人

另一個擔心是,調查可能成為譴責任何教員是否忠誠的工具——特別是任何與海外有聯繫的,在外國出生的科學家。例如,《科學內幕》已瞭解到,在一些機構中,NIH已經標記的那些研究員,每一位都是華裔美國人。

NIH在措辭模糊的信中不包含具體指控。相反,他們要求大學解釋為什麼一名教職人員明顯未能向NIH披露與外國的聯繫。

目前,尚不清楚NIH如何確定名單。可能性之一是:一種數據挖掘方法被設計出來,並用於標注科學家在期刊文章或其他公共文件中引用與外國實體關係的案例,而這些人在向NIH的申請撥款,或向NIH提交的年度進展報告中沒有提及。

大學官員告訴《科學內幕》,有些指控被證明是沒有根據的,如有的沒有這種關係,有的是因NIH沒有意識到已披露了。

2018年夏天的暗示

去年夏天,NIH院長柯林斯(Francis Collins)曾對此有所暗示。在2018年8月20日發給10,000多家機構的信件中,他表示「美國生物醫學研究完整性的存在威脅」,並強調若未能披露與「其他組織,包括外國政府的大量資源」,這些機構可能會在未來幾週和幾個月,收到NIH對一些「特定人員的請求」。

NIH官員拒絕討論該過程的任何方面。一位大學管理人員告訴《科學內幕》,1月份發出的一系列信件針對的是77家機構。NIH通常要求學校在1個月內回覆,但沒有說明大學如何獲取所要求的信息,或NIH如何使用這些答案。

未能申報或導致制裁

一種可能性是NIH將此提交給上級部門——衛生和人類服務部(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簡稱HHS)。長期以來,披露外國關係都是NIH撥款申請中的規定,如未能申報,可能導致制裁。

此類披露是更廣泛的NIH要求的一部分,科學家必須申報「直接支持(他們)研究工作」的「所有財務來源」。

參議員格拉斯利(Charles Grassley)透露,NIH已要求HHS調查12起這類案例,立法者未說明NIH如何瞭解到這些指控的。

模糊地帶

一些大學官員表示,NIH對披露政策涵蓋哪些外國關係和活動的描述留下了很多模棱兩可的情況。例如,研究人員是否必須披露外國大學的榮譽學位或聯合任命?研究人員從諮詢中獲得的費用是否算作是對他們研究的「直接支持」?若沒有資金混在一起,但在共同撰寫的出版物中,出於專業禮貌,美國科學家引用了可外國同事的資金來源,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是否應該披露與外國科學家的合作?

大學官員表示,對於教職人員用自己的時間進行研究,從來沒有明確的申報規則。例如,如果他們只從大學領9個月的工資,那麼許多大學並不過分關注在暑假期間,沒發工資這段時間,教職人員做了什麼,只要未乾擾到或與其教學和行政職責發生衝突。

未申報外國關係給NIH造成3方面損害

在與大學管理人員的討論中,NIH官員表示,未申報外國關係可能給NIH造成在三方面損害:(1)NIH認為外國政府通過竊取研究人員的時間而達到目的,這是對研究人員來說是一種承諾衝突;(2)這造成了現有NIH項目冗長拖沓,浪費了美國政府資金;(3)大量外國捐款的投資規模會對NIH的投資組合造成「嚴重扭曲」。

在過去,大學官員說,任何有關申報規則的混淆都會在與NIH的討論中友好地解決。現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術研究管理人員擔心,來自NIH的信件浪潮表明,曾經的合議關係或已變成對抗。

「我以為應該培養我們機構與政府資助機構的關係……但這些信件的語氣卻截然不同。」

這位管理人員說,自己不可能既是審計者,又是促進者,更令人擔憂的是它可能傳遞給美國研究人員一個信息:如果你想避免麻煩,不要為了追求科學的下一個突破而偏離邊界。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