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百煉之祖」,是擺脫打針吃藥的良方。(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根據美國《科學》雜誌刊登顯示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各種患病機率的數據指出:運動者平均比缺乏運動者長壽11歲。缺少運動鍛練習慣的人,得心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機率就會增加。
「走路是百煉之祖」,是擺脫打針吃藥的良方,走路多了,身體好了,身上的疾病減輕了,吃藥就少了。
走路或不走路是自己的選擇,但是最大的差異會體現在你人生的最後10年,原來每一步都是「一味藥」,你希望你的最後10年會是怎樣呢?
運動可以帶來的好處
1、頭腦
適度的健步走有助於促使大腦分泌內啡肽,這是一種叫做「快樂激素」的物質,並且能使大腦的腦電波處於對身體最有利的a波,使身體的各種節律處於和諧的狀態。
2、心臟
有些人疑惑:健步走會增加心臟負擔嗎?別擔心,不會的,走路會降低血壓,減低阻塞動脈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時的脈動數,能促使心臟側支血管更發達,所以對心臟健康是有好處的。
3、胃腸
健步走能夠幫助胃腸蠕動,促進消化。
4、肺部
健步走有助於增加肺活量,增強橫膈肌肉的強度,並且能緩和慢性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的症狀,降低人們抽菸的慾望。
5、背部
健步走的時候,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和站立時差不多,和其他運動相比不會受傷,同時還能加強背肌以鞏固我們的脊柱。
6、骨骼
健步走相當於對骨骼實施重量訓練,能夠促進身體多吸收鈣質,幫助抵抗骨質疏鬆。
7、膝蓋
健步走能預防退化性關節炎,但要注意保持適當的體重,以運動維持下肢良好肌力。由於健步走時,關節部位承受的壓力不大,又可強化肌肉,因此對膝關節有益處。
8、腿
因為人體三分之二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運動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來操作,一旦這些肌肉萎縮的話,人就無法維持正確的姿勢,且容易導致疲勞、膝痛、腰痛等症狀,因此,鍛練雙腿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
預防疾病 健步走有不同的方法
「三高」患者:擊掌走
一邊步行一邊擊掌就是「擊掌走」,有利於我們上肢肌肉的收縮和運動。上下肢互相配合,更能增加糖與脂肪的消耗。
鍛練腰肌:學螃蟹走
學螃蟹側著走,讓身體重心隨時伴著交叉足移換,兩手按步伐自如地扭動,注意保持節奏感。這種走法有益於鍛練腰肌和臀部肌群的肌力,能加強髖、踝關節的靈活性,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
緩解肌肉酸痛:交替走
交替走即「正走、倒走、快走、慢走」交替進行,同時配合鼻吸氣、嘴呼氣。
正常情況下,前行走路會使關節和肌肉受到牽拉,久之容易造成肌肉勞損和關節老化。倒走正是一種逆受傷機制,可以減少磨損,緩解肌肉疼痛,促進機體的自我康復。不過,倒走時要注意後面的狀況,最好有人陪著,以相反方向一起走,加以看顧,避免跌倒受傷的風險。
調理腸胃防便秘:扭著走
健步走的時候加上一些肢體動作,例如加大腰和胯部的扭動等,等於在給內臟做「按摩」,幫助腸胃蠕動。
如果每天堅持10分鐘,走500公尺「一字步」,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加速營養吸收和廢棄物的排出,因此對防治便秘,減少罹患直腸癌都有很大的幫助。
補腎調理前列腺:踮腳走
堅持踮腳尖走路,能起到補腎的功效。當我們踮起腳尖走路時,是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在起支撐的作用。而足內側有3條經絡經過,分別是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
踮腳走路可以按摩足三陰,馭氣上行,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這樣走對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也大有助益。
減掉腰圍:敲著走
「要健康,先減腰圍」,當男性腰圍超過85厘米,女性超過80厘米時,就可能面臨內臟脂肪超標的危險。因此,健步走時加些動作,比如敲帶脈,能很好地幫助減腰圍。
在腰的兩側,有個帶脈穴(以肚臍為中心畫一橫線,以腋下為起點畫一條豎線,兩線的交點即是)。帶脈環繞在腰間,就像我們的腰帶一樣。走路時不妨以兩隻手敲打左右兩側腰部,每天堅持半小時,能幫助腰圍下降。
腳痛:彈著走
許多人走路都是甩著腳走,腳不用力,這是腳容易骨折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彈著腳走,並且每天這樣走,就會使腳下幾十塊對生命非常重要的肌肉維持健康的活力。
責任編輯: 亞靜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