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菸草總公司大樓及其標識(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9年2月9日訊】首先要說的中國菸草總公司,提醒一下:表中的佔比部分,各位應該仔細看,特別有意思。
首先必須說明:中國的菸草企業全都是國企,菸草總公司與菸草專賣局乃是一個部門兩塊牌子,因此,我們可以將菸草上繳的利稅視為國企上繳的一部分。來看第一組數據,菸草上繳財政的金額,2015年達到峰值的11069億,此後就在1萬億左右浮動,基本上喪失了增長性。這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為新一代的煙民數量在減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歷年抽樣調查的數據,2014年中國3.5億煙民的峰值數據,讓全世界都望塵莫及,此後中國煙民數量迅速下降,到2017年已經下降到了3.1億左右。中國90後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對吸菸沒有了興趣,他們更喜歡玩手機遊戲,手指間夾根煙,高度影響了遊戲體驗。另一個原因,大概是由於消費降級,老煙槍也要減少吸菸量,或者抽更便宜的煙。
中國菸草總公司近年上繳財政的數據演變情況(單位:億元。作者製表)
菸草上繳財政金額,佔國企總上繳的比值,長期以來都高得嚇人,2015年的峰值達到了28.7%,此後雖然逐年下降,但2018年依然高達21.7%。而菸草上繳財政的規模佔財政預算收入的比值,2015年的峰值7.3%,2018年依然能達到5.5%。
就單一的產業來說,比菸草更掙錢的產業,就只有房地產了(關於房地產的超強地位,可閱讀文章:離不開的房地產——中國歷年財政收支數據分析)。不過,房地產領域的國企地位並不算高,排在行業前列的企業,類似保利中海招商這樣的國企,也並不會比碧桂園、恆大、雅居樂強多少。唯有菸草行業,乃是建立在中國菸草總公司之下的嚴密的國企群落,幾十個區域性的菸草品牌一擺,消費者還以為自己有得選擇,然而無論你是抽紅雙喜還是軟中華,你總歸是被國企給收割了。
數據需要比較才能有意義,接下來要放上中石油和中石化這兩桶油的相應合計數據表。由於這兩個上市公司2018年的年報數據還沒出來,這裡只能給出2015-2017年的數據。
中國的「兩桶油」近年上繳財政的數據演變情況(單位:億元。作者製表)
先吐個槽,兩桶油上繳財政的比值,從2015年之後也呈現出緩慢下降的趨勢,這大概與國際油價長期處於下降通道之中有關。兩桶油在中國算是非常出風頭的企業了,遍佈中國大地的加油站就是明證。兩桶油在2017年貢獻了國企上繳比例中的11%,貢獻了財政預算收入中的2.7%,但是,兩桶油依然不足以與菸草相提並論。2017年兩桶油合計上繳了4659億,只相當於菸草上繳規模的一半。這麼算起來的話,中國菸草=兩桶油×2。中國的巨型石油企業其實還有一個中海油,2017年中海油集團旗下四家上市公司合計上繳的利稅約1千億元,雖然單說這個1千億很高,不過在中國菸草的「萬丈光芒」之下,就不好說什麼了。
當然了,中國針對菸草和燃油徵收消費稅,並且是在生產環節直接徵收,因此這兩個行當的上繳規模一定是最高的,兩者合計上繳佔財政收入的比值,超過了8%。為了進一步論證中國菸草的規模,這裡再給出五大國有銀行的繳稅數據作為對比(順帶吐一下槽,國企幾乎不上繳利潤,繳稅規模基本上就是上繳財政規模):根據年報數據,2017年工商銀行上繳847億,建設銀行上繳619億,農業銀行上繳513億,中國銀行上繳379億,交通銀行上繳151億。五大行合計上繳2509億。這麼算起來,中國菸草=五大行×4。
此外,A股成長性第一的企業中國平安2017年繳稅994億,所以,中國菸草=中國平安×10;最高價股貴州茅台2017年納稅總額181億,因此中國菸草=貴州茅台×55。此外,2017年華為納稅676億,中國菸草=華為×15。房地產企業中的代表企業,萬科2017年納稅436億,中國菸草=萬科×23;中國網路科技企業的標桿,阿里集團2017年納稅366億,中國菸草=阿里×27。
舉例到這裡,已經可以結束了。中國菸草2017年上繳財政9675億≈兩桶油+五大行+中國平安+貴州茅台+華為+萬科+阿里。這就是菸草的力量!如果中國菸草打算整體上市的話,上面這個公式,應該可以讓各位有個相對直觀的認識了。
(文中的數據來源:
1、中國菸草總公司官網,鏈接為:
http://www.tobacco.gov.cn/html/33/3301/87885031_n.html
2、中國財政部官網,鏈接為:
http://zcgls.mof.gov.cn/zhengwuxinxi/qiyeyunxingdongtai/201901/t20190121_3126699.html)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