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補鈣,不僅不會強壯骨骼,還可能危害健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相信很多做子女的,都遇到過這樣的煩惱。家裡的老人對「養生」非常痴迷,動不動就買回來一大堆「補品」。因為人到中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就會格外注重養生,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了彎路!
坑慘中老年人的8個養生誤區:
誤區1:多吃補藥能長壽、防癌
一些老人將補藥視為延年益壽的法寳,大量食用。事實上,多吃補藥長壽甚至抗癌,至今沒有臨床依據。
有專家痛批:「補藥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騙人的」,「堅決反對用營養品來防癌」!
很多所謂的「抗癌中藥」或「防癌食品」是未經實驗和臨床證實的。
誤區2:憑感覺自行買補藥服用
近年來,人參、鹿茸、靈芝等高檔滋補品,以及一些保健品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有專家曾指出,「現在的中老年人甚至青年人中,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的人越來越多,這些富貴病與平時的飲食滋膩密不可分,這類人如果動輒進補人參、鹿茸、靈芝,只會令身體雪上加霜。」
補藥也是藥,最好遵醫囑。藥補像給花澆水施肥,有些品種花兒根本不需要施肥,施多了反而燒苗,過猶不及。
誤區3:認為粗糧好,就多吃
對於經常吃細糧的我們,吃一些粗糧確實對健康有益,能夠補充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不過,一味多吃粗糧,可能會妨礙消化、影響吸收。尤其是老年人,消化系統的能力下降,吃的太多了反而會「傷了身」。
雖然粗糧有很好的養生功效,但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日常生活要少吃粗糧。有胃病不吃粗糧的道理其實很簡單,粗糧雖然有營養,但是粗糧富含澱粉、粗纖維,難於消化,對於一些腸胃不好的人來說,多吃粗糧會增加腸胃負擔,出現胃脹等不適症狀。
建議:
*沒有消化系統疾病的老年人,每天可以吃50~100克粗糧。
*要粗糧、細糧混搭著吃,有利於快速補充能量。
誤區4:血脂高不能吃蛋黃
雞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維持記憶和思維的物質。(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很多人認為蛋黃含有大量膽固醇,自己血脂高不能吃蛋黃。
專家表示,膽固醇是維持正常代謝必須的物質。80%的膽固醇是內源性的,從食物中來的外源性的只佔20%。
雞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維持記憶和思維的物質。不吃雞蛋或吃蛋清不吃蛋黃,會失去很多必要的營養素。
建議:
正常人每天吃1個雞蛋。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者每兩天吃1個雞蛋比較合適。
誤區5:晨練越早越好
老年人很多起的比較早,喜歡早早出去晨練。
專家表示,清晨鍛練可以說是「健康殺手」,很容易誘發血管痙攣,進而引發腦中風等。「從人體而言,一夜不進水米,血液黏稠度高,清晨時血壓也處於一天當中的峰值,這個時候鍛練特別容易突發心腦血管疾病。」
另外,由於身體機能老化,晨起後短時間內肌肉、四肢等運動器官還處於鬆弛狀態,很難一下子提到較高的水平,這時鍛練,容易摔傷、碰傷、扭傷身體。
建議:
有晨練習慣的老人,等太陽出來後,大約9點到10點再去活動才是最明智的。因為太陽出來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即便是公園空氣質量也較差。而且多晒太陽可促進鈣質合成和吸收。
誤區6:鈣補得越多越好
補鈣的觀念在我國可謂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覺得鈣補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強壯,於是大把大把地吃鈣片。
專家表示,60歲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薦攝入10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不僅不會強壯骨骼,還可能危害健康。
最安全有效的補鈣方式是日常飲食中適當多吃奶製品、小白菜、豆腐乾等含鈣豐富的食物,還要戒菸、適量運動,減少骨量流失。
誤區7:吃蛋白粉能增強免疫力
很多人吃蛋白粉,是覺得能補充蛋白質,增強免疫力。
某營養科主任醫師表示,人體免疫系統龐大且複雜,需要的是均衡營養,而不是單一食物。很多免疫物質需要多種營養素的協同參與才能發揮作用,單靠蛋白質遠遠不夠。如果不好好吃飯而只依賴蛋白粉,很容易缺乏其他營養素,反而會降低免疫力。
另外,絕大部分城市居民不存在蛋白質不足的問題,正常飲食的人群根本無需額外補充。
誤區8:五穀雜糧粉方便、好處多
俗話說,多吃五穀,不生雜病!很多人都知道吃五穀雜糧的好處,於是「五穀雜糧粉」悄然流行起來,覺得雜糧粉又方便,好處又多!但其實恰恰傷身。
吃五穀雜糧之所以有助於健康,一方面五穀雜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另一方面也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但把五穀雜糧磨成粉後,膳食纖維沒了,剩下的只有澱粉和糖類。
某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提醒,常吃五穀雜糧粉對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對身體不利。天天這麼吃很有可能吃出糖尿病,要了命。
無論有沒有糖尿病,都不建議多吃。糖尿病病房一聽患者吃雜糧粉就一個頭兩個大。一句話,吃雜糧不過是因為希望吸收慢一點,打成粉這樣增加血糖吸收的事情,真是得不償失。
責任編輯: wendy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