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病了,巴黎在燃燒!(圖)


穿著黃馬褂的示威群眾(THIERRY ZOCCOLAN/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2月7日訊】法國病了,巴黎在燃燒。按照媒體的說法,這是50年來巴黎最暴力的示威活動。

(一)

生病之國(The sick repubic)。

這是《華盛頓郵報》一篇文章配圖的大標題。圖面中央,是籠罩在催淚瓦斯中的凱旋門,一大群身穿黃馬甲的抗議者,正在和法國警方激戰。

這張照片,應該還算是溫和的。粗粗瀏覽了一下最近的網路,就在出差這幾天,法國海真不平靜,原先的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等標誌性地帶,一度似乎真成了戰場。

剛開始還算是和平抗議,然後就是打砸搶燒了,各種口號滿天飛,包括甚至出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的旗幟,真有點讓人時空倒轉、哭笑不得。

法國病了,巴黎在燃燒。按照媒體的說法,這是50年來巴黎最暴力的示威活動。

50年前是1968年,那幾年東西方都經歷了什麼,我這裡就不探討了。大家可以去找度娘。

41歲的馬克龍,遭遇了50年來最暴力的抗議,導火索是什麼呢?

燃油稅上調!

按照馬克龍政府的解釋,上調燃油稅,出發點也是好的,為了履行《巴黎氣候協定》,鼓勵使用清潔能源,發展低碳經濟,等等,

而且,加稅真不算多。從2019年1月1日起,汽油每升提高0.029歐元,柴油每升加征高0.065歐元。折算下來,每升也就漲三四毛人民幣。

但顯然,法國人的覺悟,沒有跟上馬克龍的腳步。方案出臺後,就是全法國的抗議了。

在法國,抗議也是常態,有一種說法就是,法國人是一個「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罷工、冬天過節」的民族。

這次法國抗議都是在週六,週一到週五要工作,週六抗議完休息一天再去工作,這種抗議也很法國。

但馬克龍顯然沒料到的是,抗議迅速失控了。民眾不僅僅只是抗議上調燃油稅,

救護車司機集體罷工,抗議政府相關救助資金減少。

法國農民要抗議,要求政府停止增加農民負擔。

法國總工會發出號召,要求立刻提高勞工薪資、津貼及社會保險保障……

以至於最近阿根廷G20峰會,因為阿方的疏忽,當馬克龍專機到達時,阿方官員還沒到場,以至於當艙門打開,第一個和馬克龍親切握手的,居然是一個穿黃馬甲的阿根廷地勤人員。

於是,在法國國內,很多人嘲諷說,馬克龍以為去阿根廷能逃過黃馬甲的抗議,但萬萬沒想到,在阿根廷等候他的,第一個就是黃馬甲。

抗議在不斷升級,不滿在不斷蔓延,感覺大事不妙的法國政府,最終不得不軟下來。法國總理菲利普出面安撫民眾,燃油稅將推遲6個月,今年冬天將不會上調電力和天然氣價格,政府還就稅收和公共開支等問題進行公開討論。

菲利普還說了一句這樣的話:沒有任何稅收,值得將國家團結於危險之中。

這個話,就說得比較重了。

讓人可嘆的是,馬克龍才剛剛上臺一年多,一年多前,民眾對這個年輕總統還頗有好感,支持率上任時66%;但這麼一折騰,馬克龍現在簡直是萬民喊打,支持率只有25%左右了。

對這位70後領導人來說,現實真的很殘酷啊!

(二)

法國病了,病得很真不輕。

簡單談一下自己的粗淺看法吧,總覺得這不是簡單的抗議,暴露出法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的治國軟肋,大致四個方面吧:

軟肋一,法國人高談治理世界有一套,但發展經濟束手無策。

這幾天,美國正在為老布希總統舉行國葬。老布希終結了冷戰,打贏了海灣戰爭,但他卻是里根之後,唯一一個沒有取得連任的美國總統。不是老布希不想幹,而是在1992年大選中,他輸給了毛頭小夥子克林頓。

當年克林頓最有名的一句競選口號就是:笨蛋,問題是經濟。

幾毛錢的加稅,就讓法國人很不爽。歸根到底,還是經濟發展出了問題,民怨在沸騰。別看在國際議題上,法國領導人似乎比哪個國家都更有主張,但發展經濟卻真是束手無策。

法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率只有0.3%,幾乎陷入停滯;失業率高達9%,在巴黎及周邊,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

發展是硬道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陷入經濟發展停滯,口號哪怕再動人,遲早也是要出大問題的。

軟肋二,法國人很會享受浪漫,但奮鬥精神真不足。

法國人是最浪漫的民族,這一點似乎也是全世界的共識。

浪漫的另一面,其實就是享受。所以,哪怕是抗議罷工,一星期也就抗議一天,抗議示威其實也挺累的,所以還要週日休息一天,這樣才能緩過勁來去上班。

所以,如果問巴黎安全不安全,總體應該還是挺安全的,也就禮拜六不太安全。

以前,藉助於市場經濟的優勢以及資源稟賦和創新,法國人的日子雖然比不上德國美國日本,但總體也差不了太多。但吃老本總是要吃掉的,吃掉之後就難免傻眼了。

這個世界,天上畢竟不會掉餡餅,你奮鬥多少就得到多少。為什麼最近特朗普很惱火,通用汽車竟然要關廠裁員,道理也簡單,通用的員工都是高福利低效率,這怎麼和日本企業比,和其他國家比。

通用汽車的問題,其實也是法國等很多老牌資本主義共同面臨的問題。高福利是好,但高福利也養懶了很多人,更造成奮鬥精神的整體缺失。

而且,高福利意味著高稅收,法國人已經不堪忍受了。所以,哪怕只是幾毛錢的加稅,就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軟肋三,對民意變化太不敏感,決策太超前民眾的覺悟。

坦率地說,馬克龍施政一年來,應該還是有不少可圈可點的,比如:

馬克龍主張打造一支獨立的歐洲軍隊,雖然荷蘭等國不支持,但從歷史長遠看,歐洲不可能一直靠美國,美國也確實靠不住,歐洲軍隊是遲早的事。

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馬克龍堅持履行條約,包括這次引發軒然大波的燃油稅,出發點也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布局新能源,這關係到法國未來的競爭力。

但還是那麼多人罵馬克龍,為什麼?

政治家要理解民生疾苦,要和普通民眾保持一致。燃油稅出發點是好的,幾毛錢其實真不多,但普通民眾感覺就不一樣,怎麼老是加稅加稅加稅。你是動了他們的乳酪了。

所以說,改革也是一場革命,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

至於氣候變化,坦率地說,很多民眾覺悟還不夠,不然特朗普也不會毫不猶豫就退群,還污蔑說氣候變化是中國人搞的陰謀。

看到《世界報》就引用了一位示威者這樣的話:馬克龍總是「談論世界末日」,我們面對的是怎麼「渡過這個月末」。

馬克龍啊馬克龍,你也得等一等你的人民。

軟肋四,法國社會在撕裂,特朗普主義在積極輸出。

50年來法國最嚴重的抗議示威。這還是比較中性的表達,如果參照西方的標準,可以說是法國爆發了「黃馬甲革命」了。

革命的背後,那就是法國社會的撕裂。馬克龍代表的,自然是精英階層,很多法國人現在稱他是「富人總統」,因為馬克龍的一些政策,包括降低房地產稅等做法,被認為是對富人有關。

對富人,各種利好;對窮人,毫不客氣。

這未必符合事實,但在社交媒體上,不斷發酵就成了主流民意。這種精英階層和普通民眾的對立,在現在很多國家都存在,也不僅僅在美國德國英國,也包括泰國菲律賓等很多發展中國家。

讓馬克龍更焦頭爛額的是,還有一個特殊的因素,那就是特朗普主義向歐洲輸出。

因為價值觀等問題,特朗普和馬克龍幾乎公開決裂。在不久前紀念一戰百年活動中,當著特朗普的面,馬克龍警告:要警惕狹隘的民族主義,因為「民族主義是對愛國主義的背叛」。

馬克龍說得很藝術,也沒有點名道姓。但誰都知道,「美國第一」是特朗普的口號;而且,特朗普還公開宣稱,我就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所以,馬克龍落難,特朗普自然不忘送上「特殊關懷」。他在推特上說:我很高興,我的朋友馬克龍巴黎抗議群眾同意我兩年前所作的結論……

特朗普的什麼結論呢?就是氣候變化是騙局。

本來這是法國內政,特朗普就是熬不住,還要奚落一下馬克龍,並鼓勵慰問肯定一下巴黎群眾。

而且,特朗普還轉發了一條推特,裡面描述的是在巴黎大街上,示威者們在高喊:我們要特朗普。

意思也是很明確的:馬克龍你不行,你看看,你們法國人都希望我特朗普來領導了。

當然,很多人馬上就戳穿,特朗普轉發的這條推特內容是假的,因為高喊「我們要特朗普」的,還真不是這次巴黎遊行,而是以前的英國極右翼組織聚會。

但特朗普不管,轉發就代表態度,不狠狠補一刀不痛快。

未來幾年,特朗普主義的輸出,將可能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尤其是對老歐洲來說。

(三)

才從國外出差歸來,最近不停在倒時差,國外工作幾天,倒時差;倒得差不多了,回國接著倒時差。也不想長篇累牘,最後,幾個點小看法吧:

1,歷史並沒有終點。美國前幾年茶黨風暴,現在法國又是黃馬甲運動,說明並歷史並沒有終點。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完美的社會,都需要不斷痛苦改革,不改革那就是死路一條。

2,仰望星空,更需要腳踏實地。領導人流氓習氣不可有,但學習特朗普的草根精神,永遠不過時。領導人要有遠見,但再想大刀闊斧,也不能太超前民眾的覺悟。

3,再小的民生小事,都是天大的大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牛彈琴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