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以其親身經歷告訴讀者,不要把「險夷」存留在心中,心中光明,行為坦蕩磊落,何懼「險夷」!(看中國合成圖)
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風平浪靜,總會遇到一些難關,經歷挫折。面臨人生中的危難和風雨,我們應如何應對?如何才能闖過這些苦難?對於未知的「前程」,現在要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呢?
本文為讀者介紹三首詩,為這些問題提供一種答案,希望讀者能從中受益。
(一)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王守仁,號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王守仁因仗義執言被貶為貴州龍場驛驛丞。劉瑾還派人對他進行追殺。王守仁在途中做出投江自殺的假像,搭上了商船。然而在海上卻遇上了大風暴,船隻幾乎傾覆。王守仁毫不畏懼地坐在船上,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泛海》。
《泛海》
(明)王守仁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一切艱難險阻,不應停滯於心中,就如天上漂浮的朵朵白雲。夜深人靜時,我思考著國家的命運,思考著自己的人生經歷,盡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濤一般。我將乘天地之正氣,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艱難險阻的挑戰。
飛錫,錫杖,即和尚的禪杖。一種解釋為僧人等執錫杖飛空。也借指僧人雲遊。據《釋氏要覽》:「今僧遊行,嘉稱飛錫。此因高僧隱峰游五台,出淮西,擲錫飛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來多是飛錫。」作者用「飛錫」表達他淡然世間榮辱的灑然心態。天風,含有天地之正氣的意思。
人生在世會面臨種種考驗和抉擇,在挫折和困難面前應如何應對呢?詩人以其親身經歷告訴讀者,不要把「險夷」存留在心中,心中光明,行為坦蕩磊落,何懼「險夷」!看那天空中飄動的浮雲,雲聚雲散,瞬息萬變,人世間的一切又何嘗不是如此。何不心中釋然的看待這如浮雲般的萬事變更呢?儘管巨浪滔天、風雲變色,但只要守住心中的良知,堅持正義,相信總會有雨過天晴、風平浪靜的一天。面臨巨難,詩人心態平和,心中無懼,了悟生死。詩中充滿正氣,又非常大氣,讀之讓人精神為之一振,有砥礪人心之效。
(二)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竹石》是一首題畫詩,題於作者鄭板橋自己的《竹石圖》上。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麼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在經歷風雨時,是妥協屈服、隨波逐流,還是堅守正直、剛正不阿、堅忍不屈?詩人以竹喻人,形象的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面對任何邪惡勢力,絕不低頭、喪失原則,而是在磨難中不畏狂風暴雨的襲擊,沖過重重考驗,堅韌頑強、正直不屈。竹就是如此才最終長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蕭蕭風雨中,竹的那種堅韌無畏、從容自信的神態英姿,足以讓惡勢力膽寒!竹的鐵骨錚錚為處於困境中的世人做出了最好的典範和詮釋。
(三)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馮道,字可道,號長樂老,五代時期的政治家。馮道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又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朝,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馮道在同時代人心目中,是有操守的儒者,甚至是模範丞相。後世對其評價褒貶不一。馮道的《天道》流傳甚廣。
鄭燮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看中國合成圖)
《天道》
(五代十國)馮道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歎聲。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
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貧窮富貴都是天意,不需要長籲短歎。只要現在多行善事好事,不要問將來會怎樣。冬天過去了冰雪就會消融,春天來了花草就會開放。你要是能參悟這個道理,就能把世間萬事萬物都看透徹了。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歎聲!正所謂:富貴功名,前緣分定,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彌深。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此句經常被後人引用。寥寥數語,卻寓意深刻,回味無窮。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果報分明,心存善念,多行善事,才能為自己奠定美好的未來;相反,惡行累累,積業成山,相應的惡報也會相隨。正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