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景色(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10月16日訊】如果你去日本旅遊,你會驚奇的發現,在日本的本州島西部。竟然有一塊大約3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區,叫做「中國地區」。有些不知道內情的外國人會問日本導遊:「這裡是中國的地區?」日本導遊會解釋說:「不不,這裡是日本的地區,地名叫做中國地區。」
據報導,日本「中國地區」位於本州島的西部,北面緊靠日本海,面積大約為3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為770萬,由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5個縣組成。因此,有可能遇到來自廣島的日本人,介紹自己是來自中國地區。
日本這個地方名字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是因為古代日本很喜歡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很是推崇,在很多地方都模仿了唐朝,哪怕是一些國家制度都參照了唐朝。
說到底那時候的日本很多人也沒什麼文化,而他們的取名方式也極其簡單。他們取名為「近國」「中國」和「遠國」,意思是距離遠就叫「遠國」,近就叫「近國」,而日本人的姓氏也是同樣的道理。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日本一些典籍把出雲國地區叫做「葦原中國」,也稱作「中津國」和「中國」。
到了二戰之後,為了與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別,日本的「中國地區」又被稱為山陰山陽地方,是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道、山陰道兩個地區的合稱。當時日本仿照中國唐朝方法,將日本全國分為5畿7道共68國。
這種分類,在大約從10世紀開始普遍使用。當時除了畿內5國,其他7道內諸國也有分近國、中國和遠國,但特別將「中國地方」指為山陽山陰兩道。將山陽道和山陰道等地方合稱為「中國」,最早有文獻記載的應該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太平記》。
書中記載足利直冬初時,被委任為長門探題,後來也管治著山陽道的周防、安芸、備後、備中及山陰道的出雲、伯者、因幡等國,故後來稱足利直冬為「中國探題」。最遲在室町幕府之後,以「中國地方」來統稱以上諸國。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前,中國的政權是依朝代名命名的,比如大明朝,大清朝,而沒有一個統稱「中國」的存在,直到中華民國的出現,日語中的「中國」一詞的寫法和讀法也可同時表示鄰國的中國大陸。因此,日本稱呼中國為「支那」,實際上是中國的英文國名:「China」的譯音。
據悉,日本人為區分兩個「中國」的區別,會特別以「中國地方」一詞加註更正,有時也以山陽山陰地區作為日本中國地方的稱呼。
不過,有中國人覺得日本那個地方需要改名,畢竟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的名字相同有所不妥。
但日本表示堅決不同意進行改名,解釋說中國古代的名字一直是以朝代來命名,中國也不是一個正式的國名,並且強調是他們先叫這個名字的,這個名字屬於他們,因此不肯更改。
責任編輯: 傅美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