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營經濟面臨全方位擠壓

【看中国2018年10月3日讯】隨著美中之間的貿易局勢惡化,中國對私營和國營企業在經濟中的作用的辯論也變得更加激烈。分析人士說,這場辯論甚至引發了對共產黨政府可能將私企國有化的擔憂。

習近平的領導下,特別在他取消了對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的規定、讓自己可能終身執政後,中共已經開始重新強調它對社會各個層面的領導地位,包括商業方面。

黨權至上

今年6月,中共宣布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為員工設立黨組織。在過去的兩星期,隨著北京與華盛頓的緊張局勢加劇,網上有文章建議私企應該退居二線、中國應該走向大規模的集中式的公私合營經濟

資深金融人士吳小平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私營經濟已經完成了幫助公共經濟發展的使命,應該退出歷史舞臺。

南拉羅來納大學愛肯分校副教授謝田(Frank Xie)表示,儘管文章遭到強烈反對,甚至是來自官媒的抨擊,但文章沒有被馬上刪除就是政府想要試探民意的標誌。

「在中國,政府不希望人們聽到的信息就不會存活,這些信息一在網上、微信上出現,就會立刻被刪除,」弗蘭克.謝說,「但這件事,這個人的呼籲,在網上停留了很久。」

人力和社會資源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最近的言論也引起了抨擊。邱小平說私營企業應該更加民主,呼籲黨要領導工人共同管理民企、共享發展利潤。

關照私企?

但中國官員也保證私企會受到關照。上星期在東北遼寧,習近平鼓勵私營企業要自信。

習近平還保證中共會堅決發展、支持、引導和保護私營部門。目前還不清楚他的言論是否意味著政府將更多地參與私營公司的事務。

私營部門明顯對此非常擔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呂隨啟表示:「在美中貿易戰的背景下,有人擔心中國經濟將收縮,擔心中國領導人可能犧牲民營企業來支持國有企業。」

呂隨起說,儘管政府表態保證私營企業發展,但國企享受的指導地位應該不會改變。

中國國企長期在重要的、利潤豐厚的領域享受壟斷地位。它們也是腐敗的溫床。但儘管它們獲得了中國70%的金融資源,它們只佔經濟的30%左右。

私企獲得的資金少,但創造了80%的就業,並貢獻了60%的經濟增長。

中國內外許多人都認為國企是中國經濟的拖累、是自由貿易的障礙——美國在貿易方面對中國國企尤為不滿,但中共應該會擴大國企的規模。

「無論是把私企國有化,還是擴大國企規模,都是為了加大控制,」臺灣經濟研究院的學者邱達生(Darson Chiu),從中國的角度而言,「擴大國企規模會使增強計畫經濟和規避風險變得更容易。」

謝田表示,如果中國實踐這條路,中美兩國將發生衝突,因為這與特朗普想讓中國做的事相反。

謝田說:「這只會鼓勵特朗普繼續下一步,再對價值2670億的商品徵稅。」

「活下去」

但中國正面臨的重大風險不只是貿易戰。中國的股市幾乎跌到四年來最低點,工業增長也連續四個月減慢。

中國經濟正面臨許多問題,包括大規模的政府和公司債務,以及緊縮的流動性。

上星期,中國地產巨頭萬科公司的負責人郁亮在例行會議上表示,公司的主要目標是要「活下去」。

萬科的會場裡,紅色的橫幅上也寫著「活下去」。郁亮說,中國正在拐點,任何行業都不能免於負面的經濟影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