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MH370失蹤之謎:國家地理新片盡展「最後時刻」(圖)

 2018-09-28 14: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馬航370
MH370最後行蹤圖(圖片來源:AHeneen/Wikimedia/CC BY-SA)

【看中國2018年9月28日訊】據ABC報導,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的系列記錄片海底大搜索」(Drain The Oceans),在最新一集中還原了2014年失蹤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的最終時刻,並探索了許多關於MH370失蹤背後的謎團。

在這集片中,總部在珀斯的Electric Pictures傳媒公司與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Australian Transport Safety Bureau)和官方政府調查隊共同合作,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資料。

Electric Pictures公司CEO、執行製片人Andrew Ogilvie對澳新社說,記錄片裡的連續模擬鏡頭是前所未有的。「海底大搜索」使用了來自測深聲納、錄影鏡頭和攝影測繪的一系列數據,使用尖端的電腦合成技術創造出一個極其精準的海洋、湖泊和河流位置的三維模型。我們相當於重建了一整套自然奇觀,還原了海難、遠古遺蹟和其他可在海底被發現的人工製品,並採用空前詳盡的細節來揭秘。」

記錄片中回答了MH370航班憑空消失的疑問,以及現代科技無法找到它的殘骸的原因。下面,一起來看一看這一人類航空史上耗時最長和耗資最貴的搜尋過程吧。

1.MH370次航班從雷達中消失

記錄片中首先探索的是MH370次航班消失的瞬間,詳細介紹了防禦雷達如何檢測到飛機在馬來西亞回轉,並沿著馬六甲海峽向西北方向飛行,然後消失在蘇門答臘島北部之外。在這之後,又出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在飛機從民用雷達中消失後,它並沒有墜毀,而是繼續航行。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航空機構安全操作系統公司首席執行官John Cox評論道:「最初,當發現MH370在沒有通知航空管制的情況下回轉時,我的腦子陷入一片空白:這也許是一起恐怖事件,也許是機組成員故意的舉動,也許是電氣系統質量故障所致。」

2.空間衛星傳回的線索

儘管失去了雷達線索,MH370依然在與印度洋上方的衛星交換信號。信號每一小時出現一次,專家們可用這些信號來計算它航行的方向。他們建立了這一推測:在飛機向初始航線(西北方向)行駛後,MH370轉身向南,並繼續飛行了6個小時。

利用燃料負荷與航行速度,調查人員在信號弧線的基礎上建立了一系列可能的飛行路徑。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ATSB)的墜機調查員Peter Foley說:「所得數據異乎尋常——我們試著利用一些邊緣信息,來查明飛機方位。Inmarsat衛星捕捉了飛機在航行時的某些數據,它們正是調查的關鍵。」

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突破,最後一次軍事雷達接觸將搜索範圍向南延伸了500公里,抵達澳大利亞的管轄範圍之內。

而後,專家們開始尋找最後一次電弧的出現——第17個電弧的地點——位於印度洋的深處。

3.來自飛機最後的聲音?

來自澳大利亞西部科延大學(Curtin University)的團隊把水聽器(一種敏感的水下麥克風)放置在澳大利亞海濱各處以檢測一系列包括地震與野生動物活動的聲音。其中一個水聽器在MH370最後一次與Inmarsat衛星通訊1小時14分鐘後,捕捉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聲音。

Alec Duncan博士,一位來自科延大學的水下聲音專家,對此非常感興趣:「這是飛機衝擊水面的聲音嗎?」

因為水聽器無法確認聲音的方向,調查人員查找了其它的音頻線索。最終發現精準的聲音是於澳大利亞西部Cape Leeuwin海岸附近的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組織設置的一個聽力站捕捉到的,其目的是偵測和定位違法的核試驗。

這一聲音被三個水聽器精準定位到半度。聲音是來自西北方向的,但這一「使人幹著急」的線索最終卻追溯到了一個極其遙遠的地點,極大的超越了目前的巡查區域,因此被認為並不值得考慮。

「我們的結論是:這一信號最有可能是發自小的海底地震,」Duncan博士說道,「但我們不能完全排除它是來自與飛機有關的一些東西。」

4.繪製海底圖與波音公司模擬

隨後,調查人員換用了另一種方法;使用聲納掃瞄來探索海底。首先的任務是測繪海底,他們使用了電腦技術以實現這一目的。

海底情況是如此複雜。一旦水被排干了,便能看到為何尋找過程是如此複雜:團隊必須穿越一個有帝國大廈兩倍高度的山峰、多個巨型峽谷和海底火山。

於此同時,一個「改變遊戲」的新線索也出現了,它指導著搜查方向。Inmar衛星的進一步分析顯示,MH370最終的時刻極速驟降,幾乎可以斷定這是因為它沒有燃油了。

波音公司工程師而後實行了一次當波音777飛機沒油後的狀態模擬。根據記錄片中的說法,右側發動機首先燃盡,自動駕駛儀以緊急左轉來「補償」不平衡,而後第二個發動機在幾分鐘後燃盡。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自動駕駛儀自動關機,使MH370航班處於「長時間急劇下降」狀態。

每次波音公司模擬都顯示,飛機墜毀地點位於第7個雷達電弧的46公里範圍內,因此他們將搜索區域面積從745,000平方公里縮小到37,000平方公里。

在詳盡的尋找了80個地點無果後,2015年5月,水下聲納探測到了一個疑似海底殘骸的碎片場。搜尋團隊的進一步研究,發現這其實只是一堆鏈子、一個7米長的金屬盒子、生鏽的機器和三個金屬錨。這不是MH370,但他們的確找到了一處沉船。

經過長達15個月、覆蓋整整37,000平方公里區域的詳盡搜索,仍然沒有發現失蹤飛機的蹤跡。所以他們確信,MH370並不在那個搜索區域。

兩項關鍵證據使調查繼續進行著——波音公司飛行性能數據和Inmarsat衛星數據。而後,在2015年7月,第三條信息曝光。

5.碎片提供新線索

在一個距離搜索區將近5000公里的偏遠島嶼上,一塊金屬在被衝上了留尼旺島的海灘。它是一架飛機機翼的襟副翼,波音公司確認了序列號與MH370次航班的序列號相匹配。

這是業餘沉船尋找者Blaine Gibson的發現,他渴望幫助解開MH370的未解之謎,並給予悲傷的乘客家屬們一個答案。他前往莫三比克,在那裡他找到了一個三角形殘骸,上面寫著「禁止踩踏」,離主要搜索區域約7000公里。波音公司確認了它也是來自飛機機體的。

Gibson先生一直在印度洋的西側尋找併發現了15件殘骸。他說,最重要的發現是一個在椅背後的電視屏幕周圍的塑料框。「這是使我的眼睛充滿淚水的一個(發現),這可能是有人看到的最後一個東西,這是任何在當時在飛機上的人都會認出來的。」他說。

這種殘骸來自機艙內部,確認了飛機是以極大力度衝擊水面的。「某些物件表明瞭當飛機進入水中時是有較大的衝擊力的。」Foley先生說道。這一發現也引出了一系列新的探究。

6.洋流活動

之後,該團隊分析了第7個雷達電弧範圍內的3個地點,因為洋流也許將碎片推向了非洲。其中一個方向與海洋學家David Griffin對於襟副翼旅程的計算相匹配–一個他相信是對於調查極其重要的線索。

Griffin先生嘗試用一個複製的襟副翼重建襟副翼穿過海洋的旅程,將它的動向與「ocean drifter」的航標相比較。之後,Griffin先生將它和墜機當天已知的水流數據相比較,以估測襟副翼漂流不定的500天中的移動路線。

他也想過,為什麼沒有飛機碎片被衝上澳大利亞的岸上。「這立即告訴我們,因為第7個雷達電弧範圍內的所有洋流都是流向澳大利亞的,所以這一區域基本可以被排除在搜索區域之外。」Griffin先生說。

他查看了從飛機失蹤的那天起的海洋漂流數據,並找到了三3也許洋流會將碎片推向非洲的區域。至關重要的是,只有其中一個區域符合他對襟副翼旅程的計算。因此,Griffin先生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即南緯35度極有可能是墜機地點——而這個區域最初並沒有被調查過。

然而,這個理論來得太晚了——當局宣布暫停開展了近3年的調查工作。

7.衛星找到了南緯35度區域的疑似碎片物

約1年後,來自空間衛星的新證據促使調查研究重新啟動。事實證明,在MH370航班消失後的第15天,一個法國軍用衛星捕獲了南緯35度地區附近類似人造碎片的圖像。

「我記得那天當我第一次看到那些高清晰度的圖像時,我想,上帝啊,這真的很有幫助,」Griffin先生說道,「這真的很令人興奮,這也許是重新開始調查搜索的關鍵。」

南緯35度區域因此在事故發生後4年變得至關重要。因此,今年1月,Ocean Infinity組織開始了一項新的私人資助項目,擴大了搜索範圍,並將其轉移到Griffin先生所推薦的搜索區域。不幸的是,他們沒有發現這架飛機的蹤跡。5月,馬來西亞政府宣布不會再支持任何新的搜索。

海底大搜索Drain The Oceans總結道:「MH370航班的殘骸究竟在何方?飛機有可能仍在南緯35度地區等待著被發現嗎?」

記錄片最終根據數百名調查人員收集的數據,預測了MH370航班的殘骸被發現時的樣子:「碎片將延伸數千碼,發動機只能找到一小部分,機身會碎為數千片。附近的黑匣子將顯示當時是否有人在駕駛艙內。無論是蓄意為之還是意外事故,應急氧氣泵可顯示飛機是否在飛行中減壓;個人電子設備也可以揭示個人、乘客與機艙人員的經歷和命運。」

但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責任編輯: 黎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