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交平台新行業:鑑黃師(組圖)


「聲音鑑黃師」是中國近來新興的行業。(圖片來源:publicdomainpictures)

中國語音社交平台眾多,為了「營造清朗網路環境」,「聲音鑑黃師」這項職業應運而生。有當事人現身說法表示,每天至少得聽4000條亂七八糟的語音,「有時候聽到特別噁心的,甚至想吐。」

目前這新興職業的行規要求「必須年輕,最好是女性」,像主打聲音社群「語玩」的聲音鑑黃師團隊負責人劉小靜說,他們平台的聲音鑑黃師平均年齡不超過25歲,女性占9成。因為這工作需守得住寂寞,有耐心才行,很多男生來應徵,工作沒幾天就走了。

95後的王青則是中國某語音社交平台聲音鑑黃師,她回憶,前來應徵這項工作時,第一個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妳有男朋友了嗎?」原來有沒有戀愛經驗關乎能否勝任這項工作。

培訓第一天,王青按要求聽了一天語音,包括吃泡麵的聲音、嬌喘。她說,各種雜七雜八的聲音反覆聽幾十遍,而且還被要求熟悉各種網路黑話,「反正怎麼噁心怎麼來」。

王青表示,晚上9時到凌晨1時,是平台最「熱鬧」的時候。她平均一天要聽4000條語音,聽到想吐,工作一天下來,常常不想再聽任何聲音。


鑑黃師的工作相當嚴苛。(圖片來源:Pxhere)

王青說,聲音鑑黃師月領工資人民幣3000元(新台幣約1萬3692元)與績效獎金,錯得最多的時候,績效全部被扣光。而且鑑黃師的工作相當嚴苛,如果連續3個月聲音審核錯誤排名前3,就會被辭退。

當然從事聲音鑑黃師,也少不了「職業傷害」。像星星之前是個文靜的女孩,在街上和男朋友牽手都會臉紅。但現在她和男朋友說話,時不時會冒出一兩句職業暗語,甚至還會講一些黃段子,男朋友覺得現在的她,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由於需要長期夜班工作,聲音鑑黃師做滿3年已算是資深人員,一般鑑黃師幹1、2年就轉型。因為平時跟用戶打交道時間多,對用戶了解深入,比較優秀的聲音鑑黃師後期都去做用戶營運。

值得注意的是,聲音鑑黃師還要側聽用戶說話,恐涉及侵犯隱私。


鑑黃師由於需要側聽用戶說話,恐涉及侵犯隱私。(圖片來源:Pixabay)

對此,聲音鑑黃師團隊負責人劉小靜說,如果兩個用戶單獨一對一語音聊天,在沒有接到用戶舉報前,聲音鑑黃師並沒有權限進入聽取,這是產品設計之初就規避的風險。她表示,用戶在一對多的聊天室裡和多人語音群聊,這就屬於公開交流,聲音鑑黃師就可以進入聊天室巡邏。

只不過業者灌輸給鑑黃師的觀念如此,但在處處充斥監控、竊聽的密閉環境下,是否實際上有其他人能在後台擁有不為人知的更高權限,就只有業者心知肚明了。

在目前,鑑黃師給大眾的印象依然是一種「不正經的行業」,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幾乎沒人會對外宣稱自己是一名鑑黃師。由於流動性大,聲音鑑黃師很缺人,劉小靜表示,平台一直都在招人,但適合的人選並不多。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