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卷流香】終希脫塵網 連翼下芝田(圖)


人生富貴如浮雲,是非成敗轉頭空。(圖片來源:pixabay)

王勃 ,字子安,唐代文學家、詩人。王勃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本文介紹王勃的遊仙詩《八仙逕》,作於蜀中,描寫作者攀援八仙逕,求道訪仙的經歷,表達作者期望掙脫塵世凡網、能夠成仙得道的夙願。

八仙逕在蜀地,即今四川境內,一種說法是位於劍南道昌利山附近。

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種說法。

如西漢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藥,後世傳其為仙,淮南八仙之說可能附會此事而起。

晉代譙秀所著《蜀紀》中,載有「蜀之八仙」,道教傳說他們均在蜀地得道成仙,依次是: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

至明代吳元泰作《八仙出處東遊記》,鐵拐李等八仙過海的故事日漸流傳,八仙人物也在流傳中穩定下來。正式定型為漢鐘離(或鐘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採和及曹國舅。

根據專家解讀,因此詩作於蜀中,所以詩中的「八仙」為「蜀之八仙」似乎更為貼切。

八仙逕

(唐)王勃

柰園欣八正,松岩訪九仙。
援蘿窺霧術,攀林俯雲煙。
岱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
終希脫塵網,連翼下芝田。

(源自《全唐詩》)

我到了佛寺聖地喜歡受行佛家的八正道,我也到長滿青翠松樹的山岩拜訪各路神仙。我順著籐蘿攀援,窺視著仙人們制霧的道術,又攀至林木的頂端,只見雲煙裊裊,仙氣縈繞,如同身在仙界。放眼望去,岱北仙人所駕的鸞車飄然而至,而遼西神仙所騎的飛鶴也回來了。我希望能夠最終掙脫塵世中名利情的束縛和牽絆,一刻不停的飛向仙界那個無比神聖而美好的神仙所居之地。

柰園,亦作「柰苑」。《維摩詰經・佛國品》:「聞如是,一時佛游於維耶離奈氏樹園,與大比丘眾俱。」奈氏樹園,一本作「庵羅樹園。」奈,同「柰」。後用以稱佛寺。

八正,佛家語,即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九仙,是指九類仙人或者泛指眾仙。據《雲笈七簽》:「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太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靈仙,九至仙。」

霧術,一種說法是指雲中之路,常用指傳說中的仙境。也有專家解讀,這裡是指神仙制霧的道術、法術。典出《後漢書・張楷傳》:漢張楷「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時關西人裴優亦能為三里霧,自以不如楷,從學之,楷避不肯見。」後遂用「五里霧」等形容煙霧迷漫的仙境或泛指霧;用「霧術」借指道術;用「學霧」借稱學道。

鸞驂,是仙人所駕的鸞車。

遼西鶴騎,此句指神仙丁令威,他是道教崇奉的古代仙人。西漢時期遼東鶴野人,原是一位州官,為政廉潔,愛民如子,兩袖清風。為官之餘,他的最大樂趣就是養鶴。傳說其曾學道於靈墟山,後駕鶴升仙。

據《搜神後記》: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塚壘壘。」遂高上衝天。今遼東諸丁雲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芝田,是傳說中仙人種靈芝的地方。據晉王嘉《拾遺記・崑崙山》:「第九層,山形漸小狹,下有芝田、蕙圃,皆數百頃,群仙種耨焉。」據有的古書記載,海上仙山方丈亦有瓊田、芝草,如種稻術,皆仙人之所服食者。筆者理解,這裡用「芝田」來借指仙境。

也許您會有疑問,王勃在詩中所寫的是真的嗎?不是想像?亦或浪漫主義?筆者的理解是:一個修煉的人所經歷的就會同普通的人有所不同,而王勃既是一個修煉人,同時又是一名詩人,因此他必會在其作品中反映出他修煉的心得、狀態、以及所見。王勃在道家和佛家都有修行的經歷,他已經體會到了修行的那種超凡入聖的美妙境界,因而他才能如此詳細而巧妙的在其作品中將修煉所得記錄下來。

佛寺幽靜,莊嚴肅穆,晨鐘暮鼓,天香氤氳,往往讓人生出對神佛的無限敬仰和對修行的無限嚮往。詩人拜訪佛寺,心生正念,堅定了修煉的決心。從詩中,我們可以知道詩人隨後又到松岩拜訪了各位神仙,攀援到高處一睹神仙的法術。更難得的是,詩人有緣看到岱北鸞驂和遼西鶴騎,鸞車與飛鶴都是仙界神物,有緣得見,這是何等的機緣呀!

詩的結尾處,詩人更是直接表明心跡,他願意放棄一切塵世中對名利情的執著和追逐,一心修行,渴望升華和得道的心非常迫切,他片刻都不想停留人間,期望立刻就能飛到那個只有神仙才能到達的仙界,那裡無比美好而神聖,那裡才是詩人最熱切渴望的最終歸宿!

滾滾紅塵路,功名利祿苦相纏絆,恩怨情仇難以割捨。人在世間受到這些種種的牽絆束縛,如魚在網,有多少人能掙脫這張塵網呢?詩人心無雜念,看淡紅塵、放下名利、守道不移,詩人堅信唯有如此,才能破網而出,升華到更高的境界中。

終希脫塵網,連翼下芝田!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