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許多人因為生一場病而家破人亡(視頻截圖)
【看中國2018年7月10日訊】「我吃了3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近日大陸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台詞,引燃社會另一輿論話題——一場大病能讓人家破人亡。
給自己買壽衣的小女孩
「我要是死了的話,我爸就不用這樣為我奔波操勞了。」近日一名14歲小女孩說出這樣的話。
小周,成長在一個普通家庭,由於身患再生障礙性貧血,父母為給她治病,這些年花光家裡所有的積蓄。但小周的病情仍在持續惡化,近期更是病情加重,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費用則高達60萬人民幣,她父母為救她,開始走親訪友、四處借錢。
6月20日,小周偷偷跑出醫院,前往壽衣店為自己買壽衣。她不希望父母整日為她去借錢。相關消息傳出後,震驚大陸社會。
但類似小周這樣的情況,其實在大陸非常普遍。一場病,就能把他們墜入深淵。
一場流感戳破中產幻想
今年2月,〈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橫掃朋友圈。
事件主人公「李可」,是北京公司高管,生活中游偏上,家裡有房有車有投資,還有幾十萬流動資金,同妻子、岳父母住在一起。
然而,某日,他岳父患了流感,在ICU住了三週。 ,「ICU的費用,大概每日8000-20000元」,「上人工肺後,開機費6萬元,隨後每天2萬元起。」「如果在ICU要呆很長時間,只能賣掉北京的房子。」
最後,老人在ICU撐了20幾天,還是去世了。
相關文章引燃大陸中產群體的焦慮,戳破了人們對中產的幻覺:「中產和無產之間、小康和赤貧之間,不過只隔一場病。」
為省錢救孫子 患病爺爺自殺
凡聖,家住北京大興區的6歲男孩,2015年6月底,被醫院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從此後,他一直住院,前後累積醫療費高達90多萬人民幣,其中70萬元是從親友處借來。
在凡聖患病後,原本身患糖尿病10幾年的凡聖爺爺,又患上了抑鬱症,為省錢給孫子看病,凡聖爺爺拒絕花錢治療自己的病。
2015年8月23日凌晨,凡聖爺爺在大興區自家小區的花園裡上吊自殺。他生前最後一次看凡聖時說,「爺爺走在你前頭了啊,你要好好治病。」
據了解,凡聖爺爺非常疼愛孫子,每天三餐都親自送飯給他,由於來回一趟要將近4小時,因此他幾乎每天都把時間花在這上面。而他年輕的時候是個很愛到處跑的人,但自從孫子出生後,幾乎就不出門了,整天和凡聖玩在一起。
大陸天價藥誰的錯?
大陸電影《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新聞事件改編而成,片中道盡了大陸「看病貴、藥價更貴」的社會醫療亂象。劇情讓人們反思,在大陸購買白血病用的藥,為什麼會高出美國1倍?為什麼其它發達國家的售價,也都比大陸低?
香港醫務行政學院理事莊一強博士稍早對《北京青年報》表示,這反映出中國定價機制出了問題,是藥價虛高的體現。
莊一強進一步說,中國申報藥價成本時,除在各國只含製造成本和研發成本之外,又單獨加上一個「中國特色」成本——制度成本。藥品回扣,關稅,一、二、三級經銷商,甚至灰色尋租的錢全部算入。必須得承認,從藥物出廠定價,走到醫院藥房,中間的環節渠道存在太多的灰色空間,層層拔毛導致最終藥價高得離譜。
一位熟悉醫藥行業的網友也披露,專利藥品在全球都很貴,但國家有責任推動醫療保險,讓救命藥品價格不致過高,但中國現在卻背棄了這項重要責任。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