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認為,中國企業的「豪錢壯舉」只不過是「出洋相」而已,並未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6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端木珊綜合報導)本屆世界盃中,雖如往年一樣,不見中國足球隊的身影,但比賽現場卻充滿中國的影子。在世界盃的19個贊助企業中,有7個來自中國,成為本屆世界盃的最大金主。值得注意的是,這七家企業中,有一家企業,甚至連大部分中國人都沒有聽說過。
豪砸50億 中國企業擠進世界盃
據國際足聯(FIFA)官網消息,本屆俄羅斯世界盃共有14家官方贊助商,中國品牌佔了4席,包括房地產開發商萬達、家電生產商海信、乳業公司蒙牛、以及手機製造商Vivo。此外,電動滑板車公司雅迪、福建石獅服裝企業帝牌以及在天津註冊的指點藝境,則為區域支持商。也就是說,本屆世界盃的19個贊助企業中,有7個是中國企業。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Zenith此前發布的數據,上述中國企業在本屆世界盃期間,廣告支出達8.35億美元(約54.32億元),超過美國的4億美元,更遠高於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而尼爾森發布的《2018年世界足球報告》(World Football Report 2018)顯示,國際足聯在2015-2018年的廣告收入才有14.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七家中國贊助商中,在天津註冊的指點藝境是在6月8日(世界盃開賽前一週)才與國際足聯匆匆簽約。有爆料稱,在這之前,該品牌沒有任何產品問世,甚至很難從網路上搜到。而這家公司卻被大陸媒體吹捧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家智能硬體贊助商。
西方企業避之不及 中國自願接盤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賽事,是國際足聯的主要收入來源。世界盃是世界上最受關注的電視賽事之一,因此大公司都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宣傳自己的品牌,因此,廣告贊助位的競爭非常激烈。此前,世界盃贊助商基本被美國和日本企業壟斷。2014年的比賽中,中國企業英利是22家官方贊助商中唯一的中國企業。
有分析認為,中國企業的「豪錢壯舉」只不過是「出洋相」而已,並未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那麼為何在本屆世界盃中,中國企業出現了從1家到7家的巨大量變呢?
2015年,美國檢察官起訴40個涉及國際足聯腐敗問題的組織和個人後。這些指控導致國際足聯的長期合作夥伴擔憂,與國際足聯的關係會影響他們的聲譽甚之帶來財務危機。阿聯酋航空、德國大陸集團、強生以及索尼等公司都拒絕在合同到期時續簽贊助合同。也沒有其他公司希望取代他們的位置。
本屆世界盃中,甚至出現找不到廣告贊助商的尷尬局面。在腐敗乃至洗錢和詐騙等醜聞曝光後,國際足聯僅與俄羅斯、卡達和中國的公司達成了新交易。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是本屆世界盃主辦國,卡達是下屆世界盃主辦國。
《經濟學人》的報導分析,中國的企業似乎不太在意與國際足聯的關係對他們業務的影響。
事實上,BBC上月曾報導,在中國,足壇腐敗案層出不窮。謝亞龍、南勇、楊一民三位中國足協前主/副主席,均因操縱足球比賽收受賄賂而被捕入獄。
中國最高檢內刊《方圓》雜誌曾撰文稱,中國足球一系列腐敗醜聞中,足協官員在贊助商洽談過程中存在利益輸送的「貓膩」不絕於耳,體育賽事的經營是部分官員「中飽私囊」的「利器」。
成為最大金主 真的漲了中國的「士氣」麼?
在中國成為本屆世界盃的最大金主後,大陸媒體頻繁炒作稱,中國品牌在本屆世界盃大放異彩,利用足球營銷熠熠生輝地走向世界。
但網路上流傳的一篇評論文章認為,中國企業的「豪錢壯舉」並未大漲中國在世界的士氣,反而出了洋相。原因有三:純甄、萬達等品牌大大的中文字電子看板廣告,分明就是專給中國觀眾看的;七個贊助商中,很多都不能代表「國際化」的中國品牌;這些品牌沒有幾個真有走出國門的志向,贊助世界盃,只不過是一場以宣傳炒作為主的「挾洋自重」的假國際化而已。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