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一出生就被丟棄?全因一個「五」字!(組圖)


大家熟知的孟嘗君即是五月五,端午節出生的古代名人。(圖片來源:Fotolia)

小編要跟大家介紹與黃曆的五月有關的禁忌。古人將數字「五」視為不祥,因此提及五月,很多人都會說是「惡五月」,這已是世代相傳的觀念。古人多是持謹慎小心的態度在度過五月。

古籍記載不少得留意的民俗,《全後漢文・卷三十六》即載:「古時流傳五月蓋屋,令人頭禿。」就是提醒世人切莫選擇在五月之際建蓋房屋,以免頭禿。《意林・卷四・風俗通三十一卷》亦載:「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遷。』」此話意思即是在說官員若是在五月期間到任,將會阻礙日後的升遷。

《帝京歲時紀勝》亦載:「京俗五月不遷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惡五月。以艾葉貼窗牖,謂之解厄。五月多不剃頭,恐妨舅氏。」就是提醒大家五月不可以遷居,也不可以黏貼窗戶,也不可以剃頭以免影響到舅舅的運勢。

端午出生的孟嘗君


端午節到來時,民間習俗都說要吃粽子、喝雄黃酒。(圖片來源:Fotolia)

既然五月已經有那麼多忌諱了,那麼黃曆五月五日的端午節豈不是就更令人畏懼了嗎?NO!NO!NO!古人可聰明的咧!既然會心生忌諱,那麼自然就會想方設法去解決它。例如上述提到的「以艾葉貼窗牖,謂之解厄」。另外,《帝京歲時紀勝》還記載了閃避井毒的方法:「五月朔日、端陽日,俱不汲泉水,於預日爭汲,遍滿缸釜,謂避井毒也。」不過,這些是轉個彎或直截來化解困厄,那麼若是有人在五月五的雙五日出生的又該怎麼辦呢?他絕對是被視為不祥之人的。古代以食客三千而名聲遠播的孟田文(孟嘗君)就是在雙五出生的。

你應該覺得困惑了吧!難道鼎鼎大名的孟嘗君曾經因為自己是五月五出生的而飽受欺凌嗎?NO!NO!NO!若真是這樣,孟嘗君應該會以另一種姿態出現在眾人面前,成就亦會大不相同了吧。

據《史記・列傳・孟嘗君列傳》記載:

初,田嬰有子四十餘人。其賤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勿舉也。」其母竊舉生之。及長,其母因兄弟而見其子文於田嬰。田嬰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頓首,因曰:「君所以不舉五月子者,何故?」嬰曰:「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於天乎?將受命於戶邪?」嬰默然。文曰:「必受命於天,君何憂焉。必受命於戶,則可高其戶耳,誰能至者!」嬰曰:「子休矣。」

這段古文的意思是:

田嬰有四十多個孩子,他有名小妾生了一個兒子,名叫文。田文於五月五日出生。田嬰對田文的母親說:「不要養育他。」可是田文的母親卻私自養活了這名嬰孩。等到田文長大,他的母親便透過田文的兄弟將田文帶至田嬰面前。田嬰見到田文後,怒不可遏地對他母親說:「我令你把這個孩子除去,結果你居然還敢養育他,這是為何?」田文這時立即叩頭下拜,反問田嬰說:「您之所以不願意生育五月生的孩子,這是為何?」田嬰回說:「五月生的孩子,等到長至與門戶一樣高時,將會危害到父母。」田文說:「人的一生是由上天賦予呢?還是由門戶賦予呢?」田嬰沉默不作聲。田文接著說:假使是由上天賦予,您何必憂慮?假使是由門戶所賦予,那只要加高門戶就好了,誰能長成那麼高呢!」田嬰聽了,只說道:「你不要說了!」

由這個小故事,我們可知,古人將五月五出生的孩子視為日後會不利於雙親的惡兆。幸好孟嘗君的母親並未愚昧地遵奉丈夫之言,而是偷偷將嬰孩養大,否則孟嘗君不知將淪落至何地,戰國四公子也就會成四缺一,徒留遺憾。我們現今也就閱讀不到孟嘗君精彩的故事了。

雙五的必備物


傳說菖蒲那些從根莖簇生出來的劍狀長葉就像把銳劍,能夠嚇退鬼怪。(圖片來源:Pixabay)

不過,為何雙五出生的孩子如此受到憎惡呢?五月五是端午節,又被稱為「五毒日」、「惡月惡日」或「毒月毒日」。據說「五」在五行中是屬火,因此火氣甚旺被視為毒,所以才成忌諱,得行驅瘟辟邪之俗。端午這日就有「驅五毒」的民俗。

《帝京歲時紀勝》就明載了妙方:「五月朔,家家懸朱符,插蒲龍艾虎,窗牖貼紅紙吉祥葫蘆。幼女剪彩疊福,用軟帛緝逢老健人、角黍、蒜頭、五毒老虎等式,抽作大紅朱雄葫蘆,小兒佩之,宜夏避惡。家堂奉祀,蔬供米粽之外,果品則紅櫻桃、黑桑椹、文官果、八達杏。午前細切蒲根,伴以雄黃,曝而浸酒。飲餘則塗抹兒童面頰耳鼻,並揮灑床帳間,以避蟲毒。飾小女盡態極妍,已嫁之女亦各歸寧,呼是日為女兒節。

……

端陽日,蒲艾曝乾存貯,生子用以沐浴,兼洗凍瘡。午日冰和土粉曬乾,擦小兒熱痱。」

菖蒲和艾草以及以藥材雄黃所製成的雄黃酒,都是民間熟知的避邪良品。曹雪芹於《紅樓夢》第三十一回說道:「這日正是端陽佳節,蒲艾簪門,虎符繫臂。」看來,端午節到來時,大家都習慣在門上插掛菖蒲和艾草以驅避鬼邪,這是因為傳說菖蒲那些從根莖簇生出來的劍狀長葉就像把銳劍,能夠助人嚇退鬼怪,至於被《本草綱目》以「治百病」來頌揚的艾草,則是人人熟知的中醫藥品,它自古就被運用在艾灸療法上,幫助病患來通經絡、趨寒冷。

在民間傳說中,讓白娘子驚懼不已的雄黃酒所具備的避邪功效,小編自是不再多言,讀者想必都瞭然於胸。所以自古以來,大家都知曉端午節得喝飲雄黃酒,另外若是在這一天把雄黃酒噴灑於牆壁或屋角間,亦可以解除蛇虺諸毒的危害。

上述的這一些無論你信還是不信,能夠代代相傳自是有它的值得推崇的道理。況且,有些自是順應天道與自然之理,稍稍推測即能夠理解。古人所遵循的法子,後人妄加蔑視之際,有時只是顯得愚昧罷了!

 

參考資料

惠西成、西子主編《中國民俗大觀(下冊)》(台北:漢欣文化,1993)

李少林主編《中華禁忌》(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解人頤》《淮南子》《全後漢文》《意林》《帝京歲時紀勝》(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本文留言

作者Yi-hsin Lu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