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陰雲籠罩,癥結在哪裡?(圖)
美中貿易戰陰雲籠罩,癥結在哪裡?(美國之音視頻截圖)
【看中國2018年6月8日訊】第三輪美中貿易談判無果而終,雙方各自發表的聲明顯示,中國仍然遵守先前承諾的擴大農產品和能源進口,但前提是美國不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
川普(特朗普)總統在啟動最新一輪美中貿易談判之前再次揮舞關稅大棒,目標直指中國進口的與「中國製造2025」相關的高科技產品,以及背後相關的舉國體制以及國家補貼等產業政策。
正如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最近指出,美中目前的貿易糾紛不僅關係到中國購買更多美國商品,更關係到美國企業能否公平競爭。
觀察人士指出,美中貿易糾紛的癥結在於中國產業政策對美國高科技領先地位的挑戰,不解決公平貿易的結構問題,美中貿易不會實現平衡。但是中國的貿易行為涉及國家產業政策,舉國體制是中國「彎道超車」的關鍵保證,北京會輕易改變嗎?
參加時事大家談節目的兩位嘉賓是:北京經濟學教授胡星斗;維吉尼亞大學商學院教授陳朝暉。
陳朝暉:美國有言在先,川普不算反悔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商學院教授陳朝暉說:「首先,我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在對華貿易戰問題上的貌似反悔,其實是戰略轉移。此前,美國的重點是要通過中國政府更多購買美國產品來減少美中貿易逆差;而現在,美國則要通過公司的公平競爭來減少逆差,具體做法就是保護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合法權益,其中包括知識產權的保護。此外,川普的’反悔’在美國看來,不是太嚴重的出爾反爾。事實上,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西澤在中美聯合聲明發表之後,也發表了聲明,強調只要兩國貿易爭端沒有解決,針對中國的關稅戰隨時會發生。如果大家留意這些動態的話,對川普的做法不會感到太意外。」
陳朝暉:美國市場調節貿易,中國政府掌控遭反感
陳朝暉說,對於實現公司公平競爭的結構問題,貿易問題不能靠政府來解決,而是要靠市場自動調節來解決,這是美國的共識。如果要依靠政府解決的話,將注定是低效的,因為政府的目標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政治任務。比方說,中國承諾要從美國購買能源,於是要投資幾百億美元建一條從美國到中國的輸油管。但是問題在於,中國過去花了大筆投資建造了從俄羅斯到中國的輸油管,難道要關閉那一條?在市場上,這個行為是不會發生的,這類行為之所以會發生,完全是因為政府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不惜代價,這裡是因為面臨巨大逆差要解決。美國方面認為,所謂結構問題就是靠美國公司自身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要從法律上保障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合法競爭權利。
陳朝暉:中國舉國體制玩弄市場,美國光伏產業屍橫遍野
陳朝暉說:」中國的舉國體制和產業政策遭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這個問題很複雜,必須舉個例子來說明。如今的太陽能電池產業,就是光伏產業,誕生在美國矽谷,當初研發的公司有大概30多家。中國前任最高領導人胡錦濤在任時,提出要產業升級,要扶持中國的光伏產業。於是,中國國企通過低價買進美國光伏產業的淘汰產品,進行大規模生產之後,在市場上以超低價格賣出。中國國企承認自己的產品比不過美國產品,但是便宜的價格大大低於美國產品。由於其性價比很高,肯定虧本。但是,通過中國政府的補貼,中國國企可以在三到五年時間內滅掉所有競爭者。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到,美國的光伏產業公司可能只剩兩家了。接下來,國企再以低價從市場上購買美國最新技術和知識產權,因為這種瀕臨破產公司的知識產權已經不值錢了。中國國企這時就通過控制市場和提高價格的手段,把過去的虧損賺回來。這就是惡意競爭的典型例子。它濫用政府補貼,在市場起到不恰當的競爭作用,在任何國家都是非法行為。消除這個現象的根本是,大家要遵守公平遊戲規則,包括政府和公司在內。這是市場經濟的最基本原則。」
胡星斗:川普貿易戰打打停停,是策略也是戰略
北京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說:」這場貿易戰,美國總統川普打打停停,我認為,這既是他的談判策略也有他的戰略考慮。美國要遏制中國高技術崛起,要打擊中國製造2025計畫。美國對中國產品的加稅項目都與這個相關聯,就是基本都是高科技項目。美國認為,中國政府長期補貼其國營企業,使得美國私企無法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說,要解決企業的公平競爭問題,就是這個意思。川普的做法並非簡單缺乏誠信。事實上,所謂聯合聲明在美國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對政府也沒有約束力。總之,川普另有所圖,針對的是中國製造2025。」
胡星斗:貿易失衡在結構,中國靠低利潤低人權
胡星斗說:」美國朝野都認為,要解決美中貿易失衡的結構性問題,否則就無法獲得成功。這點我也同意。但是,要修改中國哪些結構問題,我的看法不同。比方說,美國出口的多數是晶元、飛機、能源和高科技產品,中國則是出口初級和勞動力密集型產品;雖然也有高科技產品出口,不過多數這類產品由合資、外資企業生產,具體數字應該是70%以上。總體來說,美國出口高端產品,中國則是低端產品。高端產品利潤高,為20%左右;中國的低端利潤很低,為2-5%左右。而且,中國是以環境污染、勞工、特別是農民工權益受損作為代價的。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結構性問題。如果要解決的話,應該落實在中國產品過於低端、利潤過於低端,還有資源、環境和農民工權益損失的結構問題,而不是依靠一味出口的手段。」
胡星斗:不惜代價出口創匯,自吹富裕打臉充胖
胡星斗說:」舉國體制有優點和缺點。不惜代價鼓勵出口創匯的國策有很大的問題。中國人十分勤勞,他們勞動不分晝夜,忍受惡劣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居然為政府積累了上萬億多美元的國家外匯儲備。國家是富裕了,到處投資、補貼還有援助。但是,國民富裕了嗎?農民工富裕了嗎?恐怕還沒有。中國必須改變不惜代價補貼出口的做法,這已經在國際間造成惡劣影響,也引起發達國家的圍堵。中國應該改變結匯制度,而且應該像日本一樣,藏匯於民,藏匯於企業。日本的政府只儲備了一萬億美元左右的外匯,而民間和企業擁有兩三萬億美元。日本的外匯總量不比中國少,不過多數在民間。而中國民間幾乎沒有,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在西方看來,中國特別富裕,甚至富得流油讓人眼紅。外彙集中在政府手中必然造成投資和援助方面的巨大浪費。而且,還給國際社會以錯覺,好像中國太富了,其實中國根本沒有富到那種程度。」
時事大家談是一個自由論壇。嘉賓和觀眾聽眾發表的都是個人觀點,並不代表美國之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