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中國的建築如此短命?(圖)


被拆除的五里河體育場(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8年6月1日訊】在任何地方,超級無敵海景房都是大家羨慕的住所。但昨天(5月26日),在山東煙臺,4棟海景房被集中爆破。僅僅15秒,這些高樓被夷為平地,霎時間,地動山搖,煙塵四起。被爆破拆除的項目原名叫「維亞灣」,坐落在煙臺市經濟開發區海濱路北,由四座28-30層的高層建築組成。

廣州市耗資8億建成的陳家祠廣場、瀋陽的五里河體育場、浙大湖濱校區3號樓……一個個響噹噹的建築在"青壯年"時期就被"推倒重建"。業內人士坦言,如果確實因為「質量問題」,建築被拆除還算是「死得其所」。但現實情況是,一些大型建築仍在「青壯年」時期,就因為種種原因被拆除,造成巨大浪費。據計算,「十二五」期間我國每年因過早拆除房屋浪費數千億元。我國被拆除建築的平均壽命僅有30年。

一個小區才剛建好,要修一個高架,嶄新的房子就拆了;小學才剛剛翻新,因為劃入了新規劃的CBD範圍,拆除於是成了唯一的命運;開發商要土地,明明才一二十年的房子,立馬就成危舊房;因為要修一個星級酒店,十來年的大樓就被「成功爆破」,完全不管以限高名義炸的房子最後卻越炸越高……如果你能理解馬路為什麼老被挖來挖去,你就能理解為什麼中國建築平均壽命只有30年。

中國建築壽命短不是偶然的,有三大原因:一是規劃原因,在一些城市的規劃中,往往是一個官員一規劃,最後規劃成鬼話,這樣必然導致建築建了拆,拆了建,「規劃規劃,不如領導一句話」,是近二、三十年來,城市建設缺乏科學決策的真實寫照。在不少地方,誰的權力大,誰就是城市建設的「總設計師」。加之,書記、市長像走馬燈一樣地更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些早幾屆政府興建的高樓大廈,便難免在定點爆破中灰飛煙滅。

二是質量原因,2009年中國不斷出現的「樓歪歪」,「樓脆脆」等建築質量問題,就是證明,這說明我們對建築質量的監控與責任追究是失落的。如今建築施工「層層分包」已是行內的常態,「層層分包到最後,蓋房子的工人大多數是從未接受過建築培訓的農民工。」農民工一般是計件或計時算薪水,包工頭也是忙著趕進度收錢——實際上工人和管理者都缺乏專業資質和專業素養。

而工程一建完,施工隊就走了,去別處接活干。萬一建築質量真的出了問題,追究下來,也只能找到當初承建公司的項目經理、建造師或監理單位等。只有這些人是穩定的、有資質的,跑不掉的。但論起責任大小,他們顯然不是最該被「打板子」的。

三是政績原因,一些地方官員把建設新高樓大廈作為政績工程來抓,這樣必然導致,一些本來還可以改造使用的建築被推倒重來,同時,一些地方官員也把房產開發經濟當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必然導致一些建築建的快,拆的猛。網上曾經流傳一個笑話:推倒一座房子,又重新建起一座房子,輕鬆兩下就創造了雙倍的GDP。

事實上,不論是招標投標方面,還是質量把關方面,由於腐敗的滲透而讓建築質量打了折扣。據相關報導,將工程造價的5%—10%列入「公關費」預算用於行賄,據說是建築行業的潛規則。可見,某些建築之所以短命,原因之一是存在腐敗成本,而腐敗支撐的建築注定堅固不了。

從沒有哪一個國家的人像如今的中國人一樣關心建築。平民階層對房子的質量面積等要素可謂錙銖必較,這不僅僅是因為那套或許並不起眼的房子佔據了其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蓄,更重要的原因是建築物的物權概念更加具有說服力。然而,中國的建築卻比很多國家都要命短,這實在是一個令人感到悲哀的現實。

據新華網早前報導,住建部的一位負責人曾稱:「我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每年20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相當於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鋼材,而只能持續25∼30年。」相比中國的30年平均建築壽命,發達國家建築,像英國的平均壽命達到了132年,而美國的建築壽命也達到了74年。

或許,比短命建築產生的數量龐大的建築垃圾更值得我們警醒的是,土地已經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淪落於「公地悲劇」之中。其實,最能夠對土地負責的該是建築產權擁有者,孟子曾說,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在建築上也是如此,如果房屋擁有者沒有恆產,又怎麼會對建築物有恆心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風青楊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