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他是中國的脊樑 得罪王安石卻名滿天下(圖)

 2018-05-23 0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他是中國的脊樑得罪王安石卻名滿天下
鄭俠雖然曾受王安石的提拔,但後來卻屢屢給王安石寫信,指斥新法的種種弊端。最終,得罪了王安石,降為看門小吏。(繪圖:志清/看中國)

鄭俠(1041--1119年),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歷任光州司法參軍、汴京安上門監門等職。雖然他不是位高權重的名臣,最小的官職只是一個守門小吏,但是他名滿天下,流芳千古。

「不識抬舉」自斷升官進身路

宋仁宗嘉祐年間,鄭俠的父親鄭翬任江甯(今南京)酒稅監,將兒子從家鄉接到江甯讀書求學。鄭俠聰明睿智,又篤志向學,寒窗苦讀,漸漸嶄露頭角,成為遠近聞名的才子。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剛剛即位,就起用革新派首領王安石為江甯知府。王安石素來愛才心切,聞鄭俠才華出眾,欣喜異常,不但多次約見他,熱情地給予嘉勉和鼓勵,還派其學生楊驥陪他讀書,悉心栽培。鄭俠與王安石非親非故,受到如此特殊關愛,受寵若驚,唯以更加努力地刻苦攻讀來報答王安石的知遇之恩。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當年,27歲的鄭俠不負厚望,金榜題名,高中進士,授將作郎、秘書省校書郎。

熙寧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次年,又擢升為宰相,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革新運動開始全面鋪開。王安石大權在握,立即提升鄭俠為光州司法參軍,凡光州所有大小案件,一經鄭俠審結上報,王安石全部按照鄭俠的要求給予批復。鄭俠大為感激,將王安石視為知己和伯樂,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竭智盡忠,以報答王安石的知遇之恩。

熙寧五年(1072年),鄭俠在光州任期屆滿,應王安石之邀北上汴京。當時,為推行新法,朝廷頒佈法令,用考試新法的辦法遴選人才,考中者可以青雲直上,越級升為京官。王安石鼓勵鄭俠通過這個途徑得到晉升。令王安石大感意外的是鄭俠竟婉言拒絕,推說自己不熟悉新法,表示無意參加選任考試。

王安石非常欣賞鄭俠的才華,雖意外遭拒,仍不忍放棄。他不顧自己身為宰相的尊貴地位,多次前往鄭俠住所,詢問他拒絕參加考試的緣由。鄭俠被逼無奈,只好直言:「相君推行的青苗、募役、保甲、市易這幾樁事,還有邊境用兵的事,我還是頗有保留意見的。」

王安石愕然無語。

從此,鄭俠不再面見王安石,但卻屢屢給王安石寫信,指斥新法的種種弊端,勸說王安石儘早改弦更張。於是,「不識抬舉」的鄭俠被任命為京城安上門的監門,成了一個看守城門的小吏。

上《流民圖》呼籲神宗廢新法

似乎老天也憋著勁跟王安石鬧彆扭,從熙寧六年(1073年)至翌年三月一直天旱不雨,赤地千里,再加上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各級貪官污吏借機盤剝百姓,中飽私囊,天災人禍交相為虐,人民無以為生。

鄭俠憂國憂民,心急如焚,知道再繼續上書王安石已毫無意義,遂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了宋神宗趙頊

鄭俠提筆飽蘸濃墨,將平日所見百姓生活困苦的慘狀繪成一圖,曰《流民圖》,又揮筆寫成《論新法進流民圖疏》,請求朝廷罷除新法,救萬民於水火。奏疏送到閣門,輪值官員拒收,鄭俠無奈,只好假稱秘密緊急邊報,發馬遞急送銀台司,直呈神宗皇帝趙頊。

宋神宗雙手捧著《流民圖》,翻來覆去地觀看,感喟不已,夜不能寐。第二天早朝,神宗宣佈,罷停方田、保甲、青苗諸法,減免役錢,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並降《責躬詔》,號召群臣,積極建言獻策,罷除弊政。

說來也湊巧,此後三日,滂沱大雨從天而降。

一幅《流民圖》,使新法大部被廢,王安石被迫辭去宰相職位,鄭俠也因為「擅發馬遞」交禦史台治罪。

呈《正邪圖》惹怒權貴遭放逐

王安石罷相後,呂惠卿被擢升為參知政事(副宰相)。在呂惠卿等新黨朝臣的推動下,很快又恢復了新法。熙寧七年(1074年)六月,鄭俠上書指斥呂惠卿在朝中朋比為奸,堵塞言路,是一個早當罷黜的漏網奸人,並上奏說宮中有人圖謀不軌,還依據唐代魏征、姚崇、宋璟;李林甫、盧杞的傳記,精心繪製了兩軸畫,題名為《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業圖跡》,同奏疏一起呈給神宗趙頊。

呂惠卿上疏神宗,指斥鄭俠犯誹謗大臣之罪,應予嚴懲。於是,鄭俠被謫放汀州。流放了鄭俠,呂惠卿仍覺不解氣,又指使御史張琥彈劾鄭俠與其他大臣勾結為朋黨,「呂惠卿建議論罪處死鄭俠。神宗說:『鄭俠所言不是為了他自己,他忠誠可嘉,怎麼能如此論罪呢?』」(《宋史・鄭俠列傳》)。

神宗的庇護使得鄭俠逃過一死,但卻不能免除流放之苦,又被改判謫放英州。抵達英州後,官府為他安排了一間透風漏雨快要倒塌的破廟棲身,英州民眾久仰鄭俠美名,民間自發集資為他建造了一所新居,並爭相把子女送來拜在其門下,跟著他讀書學習。

蔡京搜檢歸囊「家產」唯一拂

元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趙煦繼位,大赦天下,在英州熬過了十二年艱苦謫放生涯的鄭俠才得以回到福清。經蘇軾、孫覺聯名舉薦,鄭俠被起用為泉州教授。

鄭俠雖歷盡坎坷,屢遭劫難,然忠直不阿、嫉惡如仇的稟性老而彌堅,誓死不與當朝的蔡京等權臣同流合污,再次遭罷官流放英州。直至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趙佶繼位,大赦天下,鄭俠才獲赦免,再次被任命為泉州教授。

蔡京等權臣將鄭俠視為眼中釘,嗾使黨羽羅織罪名,再次彈劾鄭俠,將其革職回籍。在鄭俠啟程返鄉之際,蔡京等人又指使黨羽查驗鄭俠的行李,妄圖從中找到鄭俠納賄的證據。他們把行囊翻了個底朝天,除了找到幾件舊布衣、幾捆書籍和幾摞詩文手稿外,唯一的「家產」就是一把用牛尾巴毛製成的拂塵,弄得這幫傢伙面面相覷,狼狽不堪。

宣和元年(1119年)八月,79歲的鄭俠在家鄉閒居十二年後去世。

明代萬歷朝內閣首輔葉向高曾撰一聯追念鄭俠:「諫草累千言,終信丹青能悟主;歸裝唯一拂,始知琴鶴也妨人。」

讀《宋史・鄭俠傳》,我不由得想起了孔子「道不同,不相為謀」的話,想起陸遊「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傳世警語,他們就是中國的脊樑。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来源:汗青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