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易綱詳解新規 要拆30萬億的「雷」(圖)
財經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民眾將有踩到「雷」的風險。(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5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日前,中國正式公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處置影子銀行風險。而規模已達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正涵蓋其中,財經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民眾將有踩到「雷」的風險。
在2017年11月,中國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管理局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後,一個輻射上百萬億元規模資產管理行業的金融監管新格局就已逐漸呈現。
現在,足以重構中國內地資管市場的資管新規,《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已經正式下發。
5月8日,據《北京商報》報導,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資管新規的發布主要有四方面考慮,包括有序化解和處置「影子銀行」風險、防止資金空轉和脫實向虛、提高市場准入和監管公平性,以及金融創新等。
伴隨著近年來的快速擴張,資產管理行業逐漸暴露出交叉投資、放大槓桿、同業套利、脫實向虛等一系列問題。易綱表示,「影子銀行」構成潛在的系統性風險,亟待有序化解和規範;考慮了市場承受能力,設置了合理的過渡期,有序處置存量資產,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
可以看到,在制定新規的幾方面考慮中,有序化解和處置「影子銀行」風險被放在了首位。中國銀行業的理財產品屬於影子銀行的範疇,其規模已達30萬億元人民幣。近年來規模增長很快,快速膨脹且不受控的銀行理財是金融業的一大隱患,這也引發北京當局的高度關注。
所謂「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業內公認的「影子銀行」有幾大特點,即鏈條過長、槓桿過高、結構性過於複雜、存在著監管套利和監管真空區域。
據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介紹,「影子銀行」主要是指那些提供信貸、融資等銀行服務,但又不是按照監管要求來進行管理的金融機構。
中國內地財經分析人士齊俊傑撰文表示,根據資管新規的要求,剛性兌付一定要打破,也就是說未來一個項目對應一份錢,如果項目出問題,金融機構將不能再騰挪資金,該違約就違約,該延期償還就延期償還,這就是明確以後這種高息理財和信託將不再保本,人們是有踩到「雷」的風險的,這就把風險放到了表面上。盡早退出高收益高風險理財市場,或者進行分散投資,不要只看平臺就去買理財,超過5%收益的理財,每上升一個點,就是一份風險補償,如果超過15%的年化收益,那麼風險就接近了100%,不要真等到踩「雷」的時候,才想起那是自己的血汗錢。
此前易綱對「影子銀行」的問題也多次表態。
在3月25日,中國央行新任行長易綱出席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這是易綱出任央行行長後首次公開演講。對於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在易綱的演講中出現最高頻率的一詞是「風險」。他承認:「目前中國面臨著一些潛在的金融風險,主要體現為宏觀上仍然存在著高槓桿的風險,特別是企業部門的槓桿依然較高,部分國有企業的槓桿居高不下,地方政府隱形債務問題,居民部門槓桿率較快上升,都值得關注」。
除此以外,易綱表示,部分領域和地區的金融亂象仍然比較突出,不規範的影子銀行存量仍然比較大。「一些機構在沒有取得金融牌照的情況下非法從事金融業務,部分非法金融活動,藉助金融創新和網際網路之名迅速地擴張」。
在1月底,易綱發文剖析2018年貨幣政策調控面臨的問題。他透露,央行將探索把影子銀行、房地產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等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要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