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公司最能回報股東?


將近8成A股上市公司都推出了現金分紅的方案。(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5月7日訊】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年報中能夠看出,將近8成上市公司都推出了現金分紅的方案,整體分紅水平相比2016年再度大幅抬高。同時,高送轉方案明顯減少:你把披薩從四塊切成八塊,哪怕切得更多,但並不能改變披薩的大小。

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有關於回報股東的問題。

一家公司經營穩健、有長期競爭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它的管理層沒有回報股東的心,那麼它發展得再好也沒有什麼意義,這一點至關重要。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一家公司的架構,決定了它能否做出回報股東的決策。

一般來說,公司有三種典型的結構:

一、股權十分分散,並沒有一個大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存在,董事會和管理層不會感受到什麼壓力,因此,它的行動空間就會很大,是否回報股東,首先看心情,其次憑良心。

二、大股東同時也是公司管理層決策層,這種結構,大多數情況下管理層能夠做出回報股東的行動,因為他自己本身持有股權最多。比如我們熟知的很多明星創始人,在海外上市,依然對公司有掌控力,至少他要先考慮自己的價值,這樣就做到了利益一致。這裡面唯一的風險是,管理層既是大股東又是經營者,一旦決策失誤,董事會也沒辦法糾偏。

三、有一個大股東,但是他完全不參與經營,董事會和經理人相當於是被雇來的,會受到大股東的壓力而必須做出回報股東的決策和行為。這種結構的公司是最有可能回報股東的。

底層問題思考清楚,我們才能繼而去討論表層問題:什麼是回報股東?把利潤全部都分掉就一定是對股東好嗎?究竟如何定義回報股東呢?

在真實的商業世界中,有兩個東西是普遍存在的:通脹、競爭。

通脹會使得原材料漲價、能源漲價、人工成本逐年抬高。因此,保留的利潤作為來年的營運資金,必須考慮應對通脹。

競爭比通脹更加難以對付,因為競爭的存在,對手升級設備,使用新技術,購買新專利,那麼你也必須做出相應的升級,就像看演出的人群,前面的人站了起來,你也必須踮起腳尖來。

這部分用於提高競爭力的資本支出,如果作為分紅拿出來給股東分掉,其實喪失了長遠的競爭力,那這到底算不算回報股東?這可能取決於你如何定義股東,是關注眼下的交易者,還是同心同德的長期事業合夥人。

因此,我們得知了有關於分紅的第一個重要原則:分不分紅不重要,重要的在於這錢究竟怎麼花。是用它來構建未來的競爭力,如果能讓股東在未來更賺錢,那麼眼下不分完全沒關係;如果根本沒去處,還不願意分,那麼這就是必須點名批評的鐵公雞。

除此之外,分紅還關係到一個有關於算賬的數學問題。

一家公司,一塊錢的利潤分給你,你就只拿到了一塊錢的現金,於是你就要拿這一塊錢再去重新尋找更好的投資去向,好機會很少,你很可能面臨無處可投的困境。

但是如果這是一家優秀的好公司,那麼它一塊錢的淨資產,在資本市場上面可以賣到3塊5塊,甚至10塊錢以上。好公司的資產,在市場上都存在溢價效應,用整體上市公司的中位數水平來看,1塊錢的淨資產,在市場上可以值2.87元。

因此,當一家優秀的公司保留了利潤,雖然你沒有拿到現金分紅,但是這筆錢滾存進淨資產中,因為市場溢價效應的存在,1塊錢變成了3塊錢,因而你手中股權的價值出現了增長,你的財富總數其實超過了把現金分到你的手裡。

或者換句話說,優秀公司不分紅,等於給了投資者一個以淨資產價格投資股權的極為誘人的機會,因為你在公開市場是不可能以這個價格拿到公司股權的。

因此,優秀的公司,等於幫助股東分配了資金,連分紅之後的現金投向都為股東安排好了,這種傻瓜式的服務,等於你坐在了一個高速行駛的自動扶梯上,連動都不用動一下。

總結一下,一個良好的公司架構,直接決定了它是否有可能做出回報股東的舉動,而回報股東,絕不僅僅是只盯著現金分紅刻舟求劍,只給錢而不考慮長期發展和未來價值。

真正值得思考的是,錢究竟放在哪裡效率更高,是把1塊錢分給股東?還是同樣的1塊錢留在公司裡,為股東創造大於1塊錢的回報?

最後,你發現優秀的公司,也需要穩定而理智的股東,就像共舞一曲華爾茲,兩人琴瑟和鳴、互相成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許樹澤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