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是大陸學生最炙手可热的選擇之一平均一個學位有超過40人競逐,雖然香港各大院校連年增加內地學生配額,但仍然供不應求,到底是甚麼這麼吸引他們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18年3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香港的大學一直很受大陸學生青睞,除了最正規的以高考成績報考香港的大學之外,近日香港再度傳出有香港私人補習社及仲介服務看準商機、設計收費逾10萬港元的「報考香港大學課程」,甚至通過報考香港文憑試、經香港本地學生聯招系統報讀香港大學學士課程,到底香港哪裡這麼吸引這些學生?
自從2004年香港大學自費生計劃開始,來香港接受大學教育,需要付出相當於國內就讀大學的10倍學費,不過亦無阻內地學生爭取香港學位,平均一個學位有超過40人競逐,雖然香港各大院校連年增加內地學生配額,但仍然供不應求,而且大學亦須平衡本地學生、內地學生及國際學生的資源分配。
國際認受性強 社會氣氛自由
《Ubeat》報導,19歲的鄭同學放棄升讀北京人民大學外交系的機會,選擇到香港中文大學修讀新聞與傳播學系。鄭同學表示,自己喜歡香港大學教學的氣氛,「在這裡上課氣氛像互相傾談,國內就比較單向,老師講、學生聽」。鄭同學指出,喜愛香港社會對新聞自由的保障「這是主要吸引我的原因,其實我在內地報考大時,只是胡亂選擇,我是一心來港讀新聞系的,因為我覺得新聞專業特別重要」。
來自深圳的馬同學表示,自己雖然因為未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而選擇來香港升學,不過發現香港大學的師資、教學資源等都比國內大學優秀。「香港生活習慣與社會環境與內地比較相近、容易適應,同時也自由得多」。
自由的校園環境,學生可以敞開胸懷表達意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同樣來自深圳的董同學,坦承自己當初並非自願到香港讀書,笑稱:「當初在媽媽和親友的大力游說下來到香港,當時覺得香港這麼小,不會有好學校,現在看來我當初真是大錯特錯」。他表示,香港的教授普遍履歷很高、開辦的科目包括精算、風險管理等都十分專業,而且學位在國際的認受性很強。他表示,「其實香港同學們都很親切,讓我對香港完全改觀」。
董同學表示,雖然香港學費比大陸貴很多,但是仍然慶幸自己來到香港讀書。「香港到海外很容易,我明年會到北歐或加拿大當交流生,畢業後再到國外繼續攻讀碩士課程,幸好來到香港,我才能有這麼一個機會!」
香港大學具備很強國際認受性,為大陸學生接觸國際社會打開大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盼在港落地生根 期望中港學生互諒
筆者亦訪問了在香港就讀大學的內地學生。其中來自四川的白同學來港3年,能說一口流利的廣東話,未來希望能夠留在香港落地生根,成為真正的香港人。他說,自己最喜歡的是香港自由的社會氣氛以及對專業領域的堅持,「香港人很按規矩辦事,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不是說甚麼事情可以混淆過去、或者憑甚麼關係達到甚麼目的,大部分人都是很黑白分明、實事求是的,這也讓我能夠容易融入這個社會」。
面對近年北京對港的一系列措施,香港校園亦出現反對聲音,甚至因此使中港學生之間發生矛盾,例如去年底發生的「校園港獨風波」。對此白同學指出,「其實包括許多我認識的大陸學生和香港學生,他們都是比較冷靜的,其實那些激進的聲音只是很小一部分。」他表示,自己剛來到香港時亦對香港人爭取民主等政治訴求有所不解,「但其實在社會中有這樣的討論很正常,因為在大陸是不行的,一開始我們都不理解(香港人)」。
白同學:「香港人很按規矩辦事,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不是說甚麼事情可以混淆過去、或者憑甚麼關係達到甚麼目的,大部分人都是很黑白分明、實事求是的,這也讓我能夠容易融入這個社會」。圖為香港中文大學科學大樓。(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並升讀研究生的林先生表示,自己當時來香港完全是因為嚮往自由,他透露了一次經歷:「就讀研究生時兼任助教,同班許多助教都是大陸人。我當時跟一群香港學生談新聞的時候,談到了北京對香港的一些不好的地方,我隨口說了句『沒辦法,共產黨就是這樣』,結果另一個助教聽到了馬上駁斥說:『你剛才說甚麼?我就是共青團的』。」
林先生表示,估計超過7成到香港讀書的大陸學生、尤其研究生,是「國家安排」的,剩餘的才是真正嚮往自由社會、或想到海外生活的人。「我們這種呢,其實就是想脫離大陸那個政府,想看看外邊的世界到底是甚麼樣的,看完之後,我是決定不會回去大陸了」。對於香港學生與大陸學生之間的矛盾,他表示:「我很理解,我理解香港學生為甚麼會不滿意,因為大陸學生很多都是『那邊的人』,他們還有組織支持,對我們來說,我們也不願意跟他們一道。雖然我發現香港學生中也有這樣的『激進分子』,不過其實他們真的是少數,大部分香港學生就算抗議,也是很清醒地表達訴求」。
香港大學自由開放的學習與討論氣氛。圖為城市大學大堂。(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