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麥難民」?貧富懸殊下的香港一角(組圖)
無力負擔租金的市民,走進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快餐廳當流浪者,成為「麥難民」。(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3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香港住宅租金昂貴,「一居難求」,許多基層與「夾心階層」的市民無力負擔,甚至走進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快餐廳當流浪者。調查發現,無家可歸的「麥難民」數字不斷增加,當中近4成有高中以上學歷,究竟是甚麼令他們選擇棲身快餐店?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最近一份「24小時快餐店無家者研究」,在去年12月28日凌晨走訪香港其中73間24小時營業快餐店,發現一晚就有384人夜宿,其中約225人集中在九龍西旺區,日間則在區內尋找「散工」掙錢。
社協亦訪問了當中116人,男性佔88.8%、女性為11.2%,平均年齡約為52歲。受訪者平均在麥當勞已度宿超過23個月。而該機構另一份「『再露宿』研究2017」報告顯示,其餘露宿街頭者的露宿時間平均達8.7年。
為何這些人選擇在快餐店夜宿?,36.5%受訪者指因為「租金太貴」、26%與失業有關、也有5.9%受訪者是希望「節省金錢」、以及3.9%受訪者本來的「居住環境過於惡劣」。在女性受訪者中,夜宿快餐店的主要原因是認為比較安全、以及有免費冷氣/暖氣。
調查發現,這些受訪者平均月入中位數達9600元,其中近40%受訪者有達高中、預科、大專或以上學歷。數字較2015年增加67%,増幅明顯。
這些受訪者平均月入中位數達9600元,但劏房租金中位數已經高達4500元。(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月收入9600元也要當「麥難民」?
社協幹事吳衛東指出,目前香港租金高昂,即使是劏房單位,租金已經佔無家者收入大半。根據2016年政府統計處數字,劏房租金中位數已經高達4500元。吳指出,港府提供的資助宿位最長宿期為6個月,無家者宿期結束後又要另尋居所,而有關宿位又涉有「禁門時間」,一般在晚上8時或11時後便禁止出入,對上夜班的人來說非常不便,當中女性資助宿位僅5個,非資助宿舍只有132個。
《蘋果日報》報導,其中一名「麥難民」陳小姐現年40多歲,目前失業並正領取綜援,只能負擔每月1,500元租住板間房,但環境非常惡劣,到處都有蟲子,不能入睡而寧願露宿快餐店,因其單身,要輪候到公屋非常困難。
另一名「麥難民」Maymay表示,在快餐店露宿大部分時間只能坐着睡,對身體負擔很重,而各家快餐店對無家者態度不一,部分會體諒他們,直到天亮才要求他們離去,而有些則會用盡辦法趕他們離開。
「麥難民」Monica表示,為了不影響其他顧客,自己會先到公眾浴室洗澡,也不會把腳放上椅子。
各家快餐店對無家者態度不一,部分會體諒他們,直到天亮才要求他們離去,而有些則會用盡辦法趕他們離開。(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寸土萬金苦了基層市民
比無家可歸者收入稍微好一點的基層人士,大部分選擇租住劏房單位。港媒曾報導,香港約21萬住在劏房的人士,當中一半以上是等待申請公屋的人士,因此劏房戶的苦況,與港府資助房屋政策及公屋供應不足。然而林鄭月娥在首份施政報告中並無大增公屋供應,反而提倡以「置業」為主導的房屋政策,鼓勵現公屋住戶「買房」,以騰出單位讓其他需要公屋人士入住,被批評罔顧公屋戶的實際能力。
劏房住戶不少為新移民、輪候公屋家庭及老年人,不過最新數據顯示,超過5000名經理級專業人員仍需棲身環境惡劣的劏房。(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此外,港府更於去年10月提出與社會機構合作發展「社會共享房屋」,即變相將劏房合法化。有港媒揭露,其中一個參與計畫的機構「民社相寓」背後有濃厚商業背景,包括不曾對外公布成員名單的香港中小型業主會,並由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顧問。
港妹曾報導,合辦「民社相寓」的香港中小型業主會過去甚至舉辦過「劏房投資班」,鼓勵將單位劏開以謀取「更大利益」。而「民社相寓」曾表示將提供9000個劏房單位,當中8000個僅以低於市場價格5%出租,1000個則以「租客入息25%租出」。
以一個750平方呎單位為例,將其劏成6個單位,由「民社相寓」收取10%管理費、業主則穩取2萬元租金,其餘歸投資者所有,則每個月投資者可以取得13075元,回報率達8至10%。被港媒形容為「壓榨基層的邪惡交易」。
年前統計處公布的另一項數據顯示,香港約有250戶家庭,而居所則有270萬個,輪候公屋的家庭卻多達80萬戶。港媒曾形容,有關數據反映港府房屋政策錯配。聯合國早於1991年提出,住屋是基本人權,政府需要提供穩定、有基本設施、可負擔、適合居住及確保每個人都有公平住屋機會的環境,然而港府目前的房屋政策正在與該理念背道而馳,在與商界的「緊密合作」中,將房屋淪為謀財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