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瓦羅或重獲川普重用 美貿易政策或更強硬(圖)


2017年1月23日,川普簽署總統行政命令,右二為納瓦羅。(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2月27日訊】在川普總統就與中國有關的幾項貿易調查作出決定的期限日趨臨近之際,有關被冷落的白宮貿易政策顧問彼得·納瓦羅或被提升的消息,似乎預示川普政府中的貿易強硬派佔了上風。北京方面,剛剛拋出修憲的習近平決定此時派其最倚重的經濟高官劉鶴訪美,顯然希望緩和日趨緊張的美中關係和面臨危機的經貿糾紛。

星期一,華盛頓的貿易界人士仍然無法就週末傳出的有關川普(特朗普)總統打算給納瓦羅升職的消息加以確認。納瓦羅將從總統副助理升任總統助理消息最早由「美國貿易內參」(Inside U.S. Trade)披露。

週一,美國幾家主要媒體的相關報導,所援引均為不便具名的消息來源。華爾街日報週五聯繫到納瓦羅,但對方不予置評。紐約時報報導說,白宮女發言人娜塔莉·斯特羅姆週六回答媒體提出的有關問題時說,「白宮目前沒有要發布的人事消息。」

2016年底,川普在就任總統前夕,宣布設立新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並任命納瓦羅為該委員會主任。在外界看來,新設的貿易委員會和傳統上影響力重大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委員會處於同一級別。

納瓦羅在川普競選早期以及入主白宮初期,是川普在貿易方面的主要顧問。此前,納瓦羅是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經濟學教授,曾因在其著作的《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和《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The Coming China War)中強烈批評中國政策而被視作對華貿易「鷹派」人士。

華爾街日報稱納瓦羅是川普貿易觀的強烈擁護者,他們認為貿易赤字是很糟糕的問題,而貿易政策也應該從削減不平衡著手。這樣的貿易觀受到眾多主流經濟學家的批評。

據紐約時報報導,納瓦羅進入白宮履新時,已經擬好了幾項貿易行動方案,等待總統簽字生效,其中包括美國退出北美洲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執行方案。紐約時報過往曾報導納瓦羅在川普任內第一年,至少三次推動美國退出NAFTA,但均被以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為首的更支持貿易的總統顧問擋回。

但是,納瓦羅主筆的另一個貿易政策方案,成為總統最早簽署的行政令之一,就是宣布美國退出多邊自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伴關係。但他主張通過退出美國和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及主張對進口鋼製品徵收關稅的努力未獲成功。

2017年4月,納瓦羅主管的國家貿易委員會被撤銷,他被重新任命主管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當年9月,該辦公室被劃歸國家經濟委員會管理。該委員會主任科恩成為納瓦羅的直接上司。

在白宮幕僚長凱利的嚴格以級別劃定的管控制度下,納瓦羅無法參與白宮高層會議,也失去對總統貿易政策的影響力。

紐約時報說,納瓦羅的升遷或許是權力平衡向川普強硬貿易政策主張傾斜的一個訊號。

華爾街日報和Politico報導均引述了與納瓦羅相識的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成員邁克爾·韋塞爾的看法。韋塞爾說「他的職務變化表示總統曾經在貿易和製造業方面所作出的承諾可能得以實施。」

華盛頓智庫加圖研究所的貿易政策研究主任丹尼爾·艾肯森對美國之音說,週末從白宮傳出的各種消息有的是相互矛盾的。報導說川普本人想到納瓦羅,問為何不讓他參加會議,因此要給他升職。但也有可能川普說過後,幕僚長會將此壓一壓,因而納瓦羅最終能否得以升職尚存變數。

由於川普臨近在幾個貿易調查上作出行動決定,或公布結果的期限,納瓦羅的升職使得這些問題更為敏感。

不久前,商務部長羅斯就對進口鋼製品和鋁製品是否影響到國家安全的基於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的調查提出若干行動建議。川普需要在4月11日截止期限前作出決定。這些建議包括對所有鋼製品和鋁製品徵收關稅,或針對中國採取貿易行動,或設定進口產品配額等。由於美國進口的鋼製品中,中國所佔份額很小,因而全面關稅影響最大的是加拿大和韓國等盟國。這使其成為一個政治上敏感的決定。

儘管中國在美國進口鋼製品中所佔份額不大,但美國指責中國鋼產能過剩造成全球鋼製品價格扭曲。

在據信已經結束的針對中國迫使外國公司轉讓技術的基於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的調查也需要在近期發布調查結果。分析認為,一些調查結論會激怒中國,或可最終導致兩國打起貿易戰。白宮方面可能在如何處理這項調查方面也有意見分歧。

加圖研究所的貿易專家艾肯森認為,納瓦羅的升職若得以確定,對美中貿易關係不利。他說:「彼得·納瓦羅對於美中關係不是個好消息。他對中國持強烈批評態度。不幸的是,他也不是很懂經濟。」

美國眾多主流經濟學家對納瓦羅都有類似於艾肯森的批評,許多人擔心他的「極端主張」若成為美國貿易政策,會對美中貿易,以致全球貿易造成不利影響。

過去這個週末傳出的另一個消息來自北京,即習近平將派親信劉鶴前往華盛頓。這個消息週一得到中國外交部的證實。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星期一的例行記者會上說,劉鶴將於2月27日和3月3日期間訪問美國。該發言人說,劉鶴訪美期間將與美方官員就「中美關係和兩國經貿合作」交換看法。

劉鶴是中國近幾週派赴華盛頓的第二位高層官員。此前,國務委員楊潔篪於2月8、9兩日到訪華盛頓。但雙方都認為那次訪問並不成功。

劉鶴與楊潔篪都是中共政治局委員。近期有消息來源稱,劉鶴會接替即將離任的周小川,成為下一任中國央行行長。更早的消息稱,劉鶴將在3月召開的中國人大期間被任命為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如以上消息成為事實,劉鶴將是繼朱鎔基之後第二個同時任副總理和央行行長的官員。

外界將劉鶴視作習近平最信賴的經濟顧問,稱這位曾就在哈佛大學受過教育的官員主張推動經濟改革。他被廣泛認為是習近平提出的「供給側改革」概念的來源,因而對習近平在經濟政策上具有無人可比的影響力。

劉鶴今年1月在達沃斯論壇演講時曾說,中國的經濟轉型會為外國公司創造巨大的機會。他說中國今年將會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並會推出一些會超出國際社會期待的改革舉措。

但一些美國的中國觀察和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話並不會令美國人信服,聽過太多承諾後,能真正起到作用的只有實際行動了。

美中雙方在去年4月川習會時同意設定新的對話機制,包括美中全面經濟對話。但7月中旬的對話因為雙方在重要問題上存在很大分歧,最終不歡而散。在那之後,美方加大對中國在貿易方面的行為採取行動,包括更多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雙反調查」),以及繞過世界貿易組織的糾紛機制,用國內貿易法規對中國商品和貿易行為展開調查。

儘管中國方面一直強調與美方通過對話解決問題,但川普政府認為對話只能將問題拖延下去,執意將對話擱置。

Axios報導說,中方相繼派出楊潔篪和劉鶴訪美,一方面表現出中方希望與美方進行接觸,再者就是希望弄清楚川普政府到底想要什麼。

加圖研究所的學者艾肯森,川普政府最想要的是中國削減鋼和鋁產能,關閉國內的一些工廠,還有就是要中國採取行動、停止強迫外國公司轉讓技術方面,以及知識產權方面的侵權行為。

至於劉鶴此行會否在美中貿易僵局上有所突破,艾肯森認為還是有希望的。他說:「或許美國不願意恢復對話,是想要在要求中國政府作出改變承諾時,手中掌握更多籌碼。」

艾肯森認為,如果中國最終認識到美國威脅通過關稅設置壁壘並非只是說說而已,那麼很有可能這次會看到雙方通過聲明宣稱中方會如何削減鋼產能,並制定具體的行動方案。

本文留言

作者蕭洵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