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8年2月26日訊】日本便利店之父鈴木敏文做生意有一個秘訣,只是極其簡單的一句話——讀懂世間的變化。投資的本質是理解商業,商業的核心就在於鈴木敏文的這句話——讀懂世間的變化。
今天說兩件事,通過新年見聞,來試著讀懂中國商業正在發生的變化。
第一件事,今年過年,你沒有看到高速公路大堵車的新聞,江浙滬高速竟然暢通無阻,極其絲滑柔順。是因為煙雨江南,下雨影響了大家出行的興致嗎?一看數據,全國整體性的春運客運量竟然同比下降了1.85%。
我們在2月2號,過年之前看到的數據,只有公路交通運輸同比下降了1%,當時大家對此不以為然,認為第一種可能是我們宇宙第一的高鐵系統的功勞,又快又方便,搶了道路的生意;第二種可能是消費升級,大家不差錢,說走就走直接飛走。
可是直到交通部的這組數據出來,鐵路、公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13.8億,下降1.85%,這就說明不是高鐵搶生意,也不完全是太富坐飛機,更不是大家說的今年過年天氣不好。而很有可能是中國現階段家庭結構出現變化、城鎮化基本穩定等多方面因素共振出現的重要拐點出現。
家庭結構變化,過去的社會結構是家族式的,一大家子人組成一個大家庭或大家族,這其實是東亞文化特色,日本和韓國在當年也呈現這個特點。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人類家庭結構的趨勢是朝小型化、少子化趨勢發展,這一點在歐美和日本的社會演變中,都是已經得到證明的事實。
小型化家庭的典型特徵是去中心化,分散化,大家就不需要在一個規定時間和規定地點全員集合,整體大遷徙的壓力就自然緩解。
然而更重要的是,春運是一個觀察城鎮化進程很好的契機。假設大量的勞動者還是以打工的形式居住在城市中,那麼過年,打工者衣錦還鄉,自古都是傳統也是規律,因為家本質上在鄉鎮而不是城市。
但是假如勞動者沒有必要再費時費力回鄉,他甚至可以把父母接到城市反向過年。因此,春運壓力緩解,同比負增長,很可能是以上這種假設在整體上是成立的,這有可能是城鎮化的重要信號。那麼,大量基於這一假設而建立的商業模式都將面臨巨大變化。
要說的第二件事也和出門有關。中國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七天長假國內旅客同比增長12%,旅遊收入增長12.5%。這0.5%的差別是怎麼帶來的?
這說明,旅遊產業不僅是在吃流量和人口紅利,每個人還在相比去年多花錢,才會帶來旅遊收入增幅大於旅客人次增長的現象。這說明中國的物價確實還在提高。
此外,中國商務部的數據,七天長假餐飲企業零售額增長10.2%。為什麼出行人次增長了12%,但是餐飲收入只增長了10%?中間差那2%去哪裡了?
這個商業變化背後,又是一個重要的社會變化信號。從過去這幾年中國的恩格爾係數也能看到,它是一路下降的,這說明食物在人們開支中的佔比在持續下降。由此線索,你會發現,偉大的投資家選擇的那些基業長青的消費品:可樂、咖啡、巧克力、糖果、冰淇淋,他們的共同特徵都是創造快樂。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