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川普入主白宮週年的優秀「成績單」(圖)


(Getty Image)

【看中國2018年1月31日訊】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執政一週年之際,美國媒體與民主黨都沒閑著,《紐約時報》等的指責分貝較平常更高更尖利;民主黨在通過預算案時,要將解決80萬自小來美的非法移民(DACA)加進預算案中,否則情願讓政府關門。而川普採取的方式幾乎是鋼與鐵的對撞:1月18日頒布了一個他提名的「假新聞」獎,「最大贏家」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紐約時報》。

媒體與川普的戰爭,公眾指出誰是輸家

兩件事情現在都有了答案。

美國政府關門才兩天,正在媒體興奮地報導關門消息之時,民主黨在共和黨同意關注這些非法移民(並未做出具體承諾)之後,通過了預算案。畢竟為了非法移民的權益讓政府關門,輿論對民主黨不太有利。

《紐約時報》稱,川普對所謂「假新聞」的攻擊正腐蝕美國民眾乃至世界對美國媒體的信任。但是,蓋洛普的最新民調結果否定了《紐約時報》的批評。該民調顯示,美國人對媒體不信任度近年來大幅上升,66%的美國人認為多數媒體報導是在模糊事實和觀點之間的界限,其中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假新聞」才是對民主的威脅。

《紐約時報》為了證明全是川普的錯,發表了一篇範文《謊言、下流行為、種族主義:特朗普的第一年》,估計臺灣會有不少中文作者將重複該文觀點。

川普「成績單」上有啥?

美國媒體80%都高度擁護民主黨的福利與外交政策,贊成無限制接收非法移民,擁護歐巴馬的毒品無罪化、男女同廁的廁所令,以及各種希奇古怪的關於性別自我認定的總統命令,因此,指望這些媒體承認川普政府的成績幾乎沒有可能。但除了《紐約時報》、CNN等媒體之外,美國畢竟還有少數無黨派媒體。覆蓋美國國會,白宮和聯邦競選等話題的The Hill(《國會山報》)號稱無黨派,但其第一任主編馬丁.托爾欽,曾是《紐約時報》資深記者,也毫不吝嗇對川普的批評,但在1月中旬,《國會山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列舉了川普在第一年取得的十大成就。

這十大成就當中,爭議最少的是四項:減稅法案、戈蘇奇(Neil Gorsuch)接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及重塑聯邦司法機構(2017年川普提名12名聯邦上訴法院法官,均為保守派)、減少對於小型企業的限制並推動廢除歐巴馬的清潔電力計畫(Clean Power Plan)、與伊斯蘭國作戰並削弱他們——前三項對推動美國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許多大公司紛紛表示,他們從減稅法案中受益良多。

引發阿拉伯國家憤怒的有兩大成就:實施對部分穆斯林國家的旅行禁令、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美國人深感國土安全受益於第一條。

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讓聯合國深感不滿,但美國從此省下不少為其他國家承擔的開銷;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保護了美國不少就業機會,讓美國製造業受益,製造業協會與卡車協會都覺得此舉是正確決定。

歐巴馬政府推出網路中立性規定,當時就引起不少爭議。12月,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投票決定廢除這一規定,民主黨、消費者團體和科技公司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但主張減少政府監督的團體則歡呼勝利。

取消歐巴馬的部分古巴政策,算是否定了歐巴馬的外交成就,歐巴馬本來想學習尼克森的破冰之旅。

應該說,川普履行了他在競選期間的不少承諾,尤其是經濟方面的成就可圈可點。1月12日《華爾街日報》發表《經濟學家:川普上任一年來對經濟增長、就業和股市有貢獻》一文,介紹該報於1月5日-9日進行的一項調查,共有68名學術界、商界和金融界經濟學家接受調查,在應要求對川普迄今實行的政策和行動進行評估時,大多數受調者表示,川普對就業、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和股市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積極影響,對美國長期增長軌跡是中性或積極的,對金融穩定的影響則基本被認為是中性的;去年12月簽署的減稅法案至少會在未來幾年裡提振經濟增長。商業界更是明顯感覺到川普在稅收和監管方面的行動已經營造了一個更有利於增長的運營環境。專業預測人士還預計,2018年經濟將穩步增長,失業率將繼續下降。

中西部地區對川普重建農村深感欣慰,這些政策包括川普今年1月簽署的1.5萬億美元的減稅法案、放寬針對農場土地的清潔水環境規定、在農村地區建立寬頻服務等。過去五任總統對美國農村的衰落基本不聞不問,只有川普表示,「我們所做的每個決定,都要讓美國引以為自豪的農業添磚加瓦」。

一些媒體對批川風的反省

從川普宣布參加大選開始,主流西方媒體幾乎一直抨擊川普,有些批評近乎胡鬧,樂此不疲。現在終於有左派陣營的媒體人出來發聲,希望左派戰友們反省一下自身的做法。

德國之聲主編依納絲.伯爾(Ines Pohl)女士於1月20日發表《川普元年結束讓我們就事論事》,勸告同一戰壕的左派戰友:川普的批評者們因盲目仇恨而結成聯合陣線,對他只有一種條件反射式的反應:「多可怕,多糟糕,多恐怖」,「看看眼下的美國,與過去數百年不同的是,將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凝聚在一起的不再是對於更美好生活的憧憬。如果說還有一種佔據主導地位的情緒,那就是對於另一個政治陣營的仇恨」,「這種做法很愚蠢,許多自由派媒體也因此而讓其可信度受損」。

這位總編認為,川普的不少做法沒有錯,「比如,要求歐洲必須制定出一致而強大的外交和國防政策,何錯之有?一位美國總統為什麼不可以要求德國在北約組織中承擔更多財政義務?」「美國中近東政策的失敗,也要部分歸咎於歐巴馬所創造的新教條‘幕後領導’(leading from behind),歐巴馬在敘利亞,以及在整個中近東地區的失敗,真心不能怪到特朗普政府的頭上。一句美國俚語說的很好:‘Get over it’(意思是‘接受現實’),現在正是大好時機,讓圍繞川普的討論更加具體現實。別再關心他的頭髮和氣色,而是就事論事、仔細權衡他的政策。不再因為他的隨便一條推特暴跳如雷,而是認真剖析,他的政治訴求中哪些是錯誤的,以及哪些確實是有意義的。……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承認,在當今世界承擔政治責任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考慮到伯爾女士之前曾在左中之左的taz任主編,通過她的反省,可以測度兩年多來西方左媒批川的無理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專欄作家及福克斯新聞撰稿人邁克爾.古德溫(Michael Goodwin)1月6日發表評論,指出經濟繁榮是美國選民們選舉川普當總統後得到的最明顯好處。川普從競選到任職總統一直在為減稅法案努力,最後實現承諾,為美國的經濟繁榮增添新的層面,為經濟增長注入動力,為數百萬美國人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喜愛創造傳奇劇似乎是川普總統的基本特點」,「實際上,隨著川普總統的成就不斷增加,僅僅是想到希拉里.克林頓入主白宮後,會加倍推行歐巴馬的失敗政策,我對美國是否做出了正確選擇的疑慮就會一掃而光」,「這確實是一場變革性的選舉,川普總統帶來的改變是深遠而又必要的。」他還指出,川普總統給美國社會帶來的影響並不僅僅侷限於經濟領域。

那些批評川普收緊移民的政策破壞人權、一切都以美國優先的政策是錯誤的人士,應該想到這一政治基本點:美國人選本國總統,首先是要讓這位總統為本國人民負責,照顧他國窮人與難民,畢竟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美國的國際義務,並非美國人選本國總統時的第一考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何清漣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