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沒有停止瘋狂搶奪土地資源的步伐。(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8年1月19日訊】自從2010年國資委給央企下達退出房地產業務的命令已過去7年,但是,央企沒有停止瘋狂搶奪土地資源的步伐,反而拿地再提速。於此同時,一些地方也出現了給樓市政策鬆綁的跡象。
日前,北京市的兩塊土地,分別被央企葛洲壩和未來科學城獲得,土地價格總計87.85億元。根據過往數據顯示,每到樓市調控的時期,各個央企都會在土地市場上進行土地儲備。例如,央企保利地產在2017年已表現出相比過去幾年更為積極的拿地態勢。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保利地產的土地儲備為8,211萬平方米,主要集中於一二線核心城市,並適度覆蓋了珠江三角區、長江三角區周邊的三四線城市。2017年前11個月,保利地產累積新增土地儲備超過3,600萬平方米。
事實上,其他央企去年在房地產市場同樣高歌猛進。據悉,中國金茂2017年全年新增一二線土地儲備超過929萬平方米,並首次進入成都、福州、廈門、南昌及溫州5個核心城市。
從拿地版圖可以看出,央企拿地重點區域仍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七大城市群。因此,預計2018年央企拿地區域依然是一線、環一線、二線與環二線及核心三四線城市。
據《華夏時報》報導,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說,「央企、國企在2017年土地市場上非常活躍,前10名花錢最多房企的比例中,央企佔到40%以上,加上國企預計會佔50%以上。」
謝逸楓強調稱,「一些央企地產公司為了保住地產業務,不斷地四處拿地。只要有了充裕的土地儲備,企業估值就高,就不容易被其他央企合併。‘央企退房令’執行七年,央企沒有停止瘋狂搶奪土地資源的步伐,反而變本加厲的在土地市場上爭搶地王。」
與此同時,中國的一些地方政府似乎在配合央企的行動,逐漸鬆綁樓市的調控政策,引發業內關注
有學者曾指出,地方政府的作為是決定住房調控是否有效或失效,房地產風險泡沫是否擴大的一個重要的關鍵。地方政府既是房地產市場的監管者,承擔著維持當地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責任;另外一方面,它又是市場的參與者,是土地供應的主體,並且其收入來源過度依賴於土地出讓收入及房地產相關稅費。因此,從利益出發,地方政府執行房地產調控的堅決性是值得關注的。
(觀看更多中國內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