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話題】再次走在十字路口的上海(圖)

【看中國2018年1月6日訊】以前,上海老被拿來和深圳比較,現在更糟糕了,被拿來和杭州比較了;甚至說,會被甩出杭州灣城市群。

這些城市個性前景完全不同,比得著嗎?上海再差,也不至於被甩出一線城市,否則,長三角經濟會怎麼樣?中國經濟會怎麼樣?人民幣還能國際化嗎?

現在,上海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痛苦變化,甚至比浦東新區成功之前更痛苦。

一,高端製造起不來,工業城市就是個笑話

根據2016年統計局數據,上海第一產業增加值下降6.6%,第二產業增長1.2%;第三產業增長9.5%,第三產業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高達70.495%。

這說明,上海已經是一座服務業城市,而不再是一座工業城市。現在,誰還買上海的縫紉機?上海的糖果?

長三角的企業,總部設在上海,生產線設在外地,一個詞,「便宜」。

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製造業、輕工業和汽車產業鏈,都在加速逃離上海。上海與北京、廣州、深圳不同,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部分產業撤離是因為降低成本,另一個原因是稅收太高。

2011年,雀巢關閉位於普通新區雲橋路的生產基地,酸奶巨頭達能關停位於上海奉賢郊區的生產基地。2015年,億滋上海工廠面臨關停,將生產線轉移到蘇州。

不僅有國際巨頭生產在撤出上海,傳統優勢行業也在流出。2016年8月,上汽通用汽車金橋生產基地迎來最後一輛別克凱越下線。至此,這一款經歷13年市場洗禮,累計銷量268萬輛的傳奇車型正式停產。

新一代銷量之王是別克家族的英朗,在定位、價格和用戶人群上,幾乎完全碾壓凱越,英朗的生產基地在武漢。2015年寶鋼湛江項目高爐點火,近千萬噸鋼鐵產能從上海向廣東轉移。

去年,上海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1.9%,遠高於全國的11.9%,高出全國均值一倍,傳統製造業已全面退潮。

高稅收也驅趕了大量製造業。2011年,上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253億,相對於2015年的2650億,四年間上升17.6%。稅收就要高得多,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納稅額1156億,到2015年達到2049億,增幅高達77.2%,利潤增長完全跑不贏稅收增幅嘛。

因為轉型,上海GDP開始「掉隊」。

2016年7月,上海公布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GDP增速6.7%,同比回落0.3%,雖然這一數據與全國均值相當,但只能排在31個省份中第25位。如果看2017年的數據,上海上半年GDP增速為6.9%,在31個省份中略微上升1位,排名24。巨大的GDP總量,不斷撤離的製造業,增速下降是必然的。


曾經在中國經濟史上獨樹一幟的上海,正在經歷新的陣痛(圖片來源:Fotolia)

製造業離開,這沒什麼好指責的。上海級差地租這麼高,不適合發展傳統製造業,這跟深圳的終端電子產業逃離是一個道理。問題是,傳統製造業撤離,高端製造得起來啊,創新不夠,恰恰是上海經濟最被詬病的地方。

我在上海遇到過最聰明的人才,但這些人才大多在國企,在外資企業,自己出來創業的少之又少,創業成功的更是鳳毛麟角。

神奇的是,上海各項存款不斷刷新記錄,連同著飛漲的房價,掩蓋了工業的下滑。

二、上海人存款怎麼就那麼多?

2015年,上海各項存款餘額10.38萬億,相對於2014年的7.39萬億,增幅高達40%,增量高達3萬億。

雖然上海人均本外幣存款排名老三,但增速卻僅次於深圳。

2015年,全國增幅為19%,北京增幅28%,廣州只有21%。當年上海GDP名義增長僅為5.9%,人均本外幣存款增幅卻高達40%!唯一能和上海相比的是深圳,2015年的存款餘額5.58萬億,增幅高達55%。

2016年,上海市各項存款餘額總計110510.96億元,按照上海常住人口2419萬計算,2016年,上海人均本外幣存款約為45.67萬,北京63.7萬,深圳48.5萬,廣州33.8萬。

很多人翻翻存摺,感到自己是假上海人,假北京人。其實上面本外幣存款數據,也包括企業存款,居民存款沒那麼多。居民人均存款北京才是老大,廣州第二,上海排名老三。

資金大部分都進入了房地產。2016年以來上海樓市迎來一波飆升,內環均價從8萬到上漲到10萬左右。

房地產高歌猛進的同時,開始嚴控人口。2017年12月25日,國務院批復了上海市規劃,強調將嚴格控制城市規模,堅持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負增長。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左右,建設用地總規模不超過3200平方公里,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

繼北京之後,上海終於也開始趕人,而且是從土地連根拔起。考慮到上海常住人口有2419.7萬,到2035年2500萬,只能增加80.3萬左右,一年只能增加4.46萬人。以後就是戶籍人口增加、外來常住人口下降的時代。

北京和上海這樣的超一線城市,已不再願意接納外來人口。

一線城市,只剩下廣州深圳還在小規模吸引流入,但指望它們承擔起城市化重擔,繼續大規模的吸納從農村流出的閑置勞動力,是不現實的。

2015年之前,上海的吸金能力極強,但2016和2017資金卻開始退潮。

2016年底上海存款餘額為110510.96億元,截至2017年10月底,上海各項存款餘額為112100億,相比之下增幅僅為1.4%。而全國10月底存款餘額較2016年同期增幅為8.3%,上海存款增幅僅為全國的五分之一不到。

關鍵的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包括上交所和各類證券基金機構存款,截止2017年10月底降幅為7.9%。同時期全國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增幅高達13.2%,上海的金融中心還怎麼做大?

金融萎縮,首當其衝的是配套商務服務業。比如投資顧問、財會和法務等行業。2017年前三季度,上海商務服務業整體利潤636億,較2016年同期的771億大幅下降17.5%。

上海自2011年開始統計這一數據以來,商務服務業首次利潤下降。131萬商業服務就業者怎麼辦?

三、房地產市場逐漸結冰

跌,跌,跌,都在跌。截止2017上半年,上海新房成交面積349.62萬方,同比下跌53.14%;成交套數28532套,同比下跌52.39%。2017上半年新增供應面積為270.11萬方,同比2016上半年的477.2萬方,下跌43.4%。2017年,上海新房市場大幅降溫,成交面積創2010年以來最低。

不過,提起房價,上海倒是毫不畏懼。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2017上半年,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48034元/平米,同比上漲16.51%。庫存量下降,成交量下降,遲早房價不動,變成房地產凍城。

一個沒有增量資金的城市,走在工業轉型的路上,怎麼維持高昂房價?金融之都走到十字路口,在上海加槓桿炒樓的朋友們,拿什麼去付房貸?

上海是講規矩的城市,也是奉行金領文化不奉行創業文化的城市。上海必須恢復海給百川的胸懷,以及講規矩講法律的傳統。

上一次十字路口,通過浦東新區解決。這一次,靠什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葉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