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政府政策的囚徒 債務情況會變更糟(圖)


中國的增長越來越依賴舉債。(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月1日訊】中國的增長越來越依賴舉債。過去10年裡,中國私人企業債務(不含銀行)一再攀升,已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30%。2017年8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說,「破壞性調整和增長明顯放緩的風險在增加」。換言之,有可能爆發大衰退。

經濟學家們指出,危險的還不是債務率本身,而是債務增加的速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若北京當局不踩閘,至2022年,中國企業債務比例將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290%。

經濟學家、前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師、現任弗羅斯巴赫·馮·施托希研究所(Forschungsinstitut Flossbach von Storch)所長邁爾(Thomas Mayer)指出,只要中國央行限制放貸,經濟增勢立刻就會減弱,可以說,中國成了政府政策的囚徒。不過,他表示,中國是否面臨財政危機,難以確定,但「已能看到,出現了一些危險的跡象」。

邁爾強調指出,中國出現了一個不透明的財政金融業,銀行的存款在中國也只有相對而言不高的利息,因此,影子銀行便經由所謂的理財產品抬高存款利息。

邁爾認為,若中國發生金融危機,其模式將類似日本的、而非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原因是,像日本一樣,中國的情況也是內債居主導地位,境外債權人相對較少。邁爾指出,一旦存款額達到不現實的高度,只消第一個人呼喊「著火了」,泡沫便會破裂。1990年日本泡沫爆破以後,這個當時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多年長勢疲軟。

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經濟教席主講陶伯(Markus Taube)教授表示,中國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難以估量,原因在於,中國並無傳統意義上的市場經濟,而「只要這種情況不變,我們傳統的西方分析便統統落空」。他指出,中國的銀行業受國家操控,政府又繼續擁有巨額貨幣。基於此,陶伯教授相信,未來10年裡,中國「應該不會發生金融危機」。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的債務膨脹也對其他國家產生直接影響,這體現在中資企業收購方面。

從2005年以來,中國企業共拿出240億美元收購德國企業,其中,僅2016年就達110億。這是美國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報告的。該研究所在《中國全球投資追蹤數據》(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中觀察了中國在全球的相關活動。該智庫稱,今年以來,中資收購金額僅40億,其中包括被認為所有權關係不甚透明的海航集團對德意志銀行的參股。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